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荊河戲

admin

/ 2012-12-06 18:07:09

澧州荊河戲是在湘西北及湖北荊州、沙市等地流行的一個戲曲聲腔劇種,因流傳于長江荊河段而得名,歷史上曾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戲等名稱,抗戰期間又曾被叫作楚劇、漢劇、湘劇,1954年正式定名為荊河戲。荊河戲起于明初永樂年間,明末清初秦腔戲班隨李自成軍來到澧州,藝人們四處流散,到清代初年基本完成了楚調與秦腔的「南北結合」,形成荊河戲彈腔的「南北路」,荊河戲基本成型。 荊河戲的傳統劇碼較為豐富,保存下來的有五百多出,其中包括整本戲四百五十多出,散折戲六十多出。這些劇碼基本出於元明雜劇傳奇、章回小說、民間故事,代表性劇碼包括《百子圖》、《楚宮撫琴》、《大回荊州》、《雙駙馬》、《沙灘會》、《翠屏山》、《反武科》、《秦雪梅》、《三娘教子》、《一捧雪》、《四下河南》等。 荊河戲的腳色行當分生、小生、旦、老旦、花臉、醜六行,生分老生、雜生、正生、紅生四種,旦分正旦、閨門旦、花旦、武旦、搖旦五種,花臉則分大花臉、毛頭花臉和霸霸花臉三種。荊河戲的表演講究內、外八塊的功夫。「內八塊」功夫指人物的喜、怒、哀、樂、驚、疑、癡、醉等內心情感,「外八塊」功夫則指雲手、站檔、踢腿、放腰、片馬、箭步、擺襠、下盤等八種外部形體程式動作。荊河戲以武戲見長,尤以各種姿態的「拗軍馬」、「抖殼子」最具特色。 荊河戲音樂南北交融,別具韻味。荊河戲北路唱腔保留有由秦腔向彈腔衍變過渡後期的呔腔,屬荊河戲獨有的特殊唱腔。另有一種北路唱腔,用南路定弦演唱,名為「南反北」,又稱「子母調」,用以表現人物的思慮、悲傷、恐怖等各種情緒,而子調則表現病危、死亡等情緒,這在其他皮簧劇種中亦較為少見。荊河戲南北路唱腔中還有很多特殊唱法,如十八板、十三板、正八句、龍擺尾,南路正反「馬頭調」、正反「老闆頭」、正反「八塊屏」等等。荊河戲唱腔響亮、氣勢宏大,演員用嗓根據行當不同而有所區別。鬚生多用邊嗓和沙嗓,小生、旦用假嗓,花臉用「本帶邊」,小花臉、老旦則用本嗓。念白主要採用澧州官話,少數劇碼也用京白、川白、蘇白和山西白。荊河戲的伴奏樂器包括文、武兩種場面,文場面有胡琴、月琴、三弦、嗩呐、笛子等,武場面則包括堂鼓、大鑼、小鑼、馬鑼、頭鈸、二鈸等。馬鑼的傳統打法極為特別,是將鑼拋到空中再打。 澧州荊河戲歷史悠久,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珍貴的原始曲牌、堂曲、打擊樂譜等,在語言學、民俗學、民族音樂史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由於多種原因,湖南的5個荊河戲專業劇團,有4個已先後解散或解體,只剩一個澧縣荊河劇團還在艱難地支撐著。在此情勢下,搶救與保護荊河戲已是刻不容緩。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