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6 18:19:13
花朝戲源于紫金縣鄉村的「神朝」祭祀儀式,用客家話演唱,流行於廣東省東部客家地區。明清以來,紫金縣「神朝」樂舞深受鄉民喜愛。後來神朝藝人為了取悅觀眾,常在儀式後以小曲演唱軼聞趣事。這種表演諧趣花俏,同虔誠肅穆的神朝形成鮮明的對比,人們更為喜愛,稱之為「花朝」。清末民初,藝人葉春林組織定長春班專門演出花朝,逐漸形成花朝戲。此時紫金縣還有粵劇、採茶戲和漢調木偶戲演出,花朝戲藝人借鑒吸收這些劇種的劇碼、曲牌小調和表演技藝,增強了花朝戲的藝術表現力。花朝戲最盛時,紫金縣有19個戲班,百余名藝人,有名的戲班如定長春、紫華春、慶祥春、定華喜等,演出遍及粵東十多個客家方言縣份。 花朝戲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上百個傳統劇碼,代表劇碼有《秋麗採花》、《賣雜貨》、《三官進房》、《過渡》等。其曲白淺顯易懂,常用俚語、歇後語、雙關語。唱腔音樂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間小調組成,有時也採用客家山歌。腳色行當一般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種,有扇花、手帕花、礱勾腳、穿心手等特色技藝頗有特色,表演載歌載舞,質樸清新。 新中國成立後,作為專業表演團體,紫金縣花朝戲劇團整理演出了一些傳統劇碼,創作演出了《蘇丹》、《紫雲英》、《紅石嶺》等現代戲,移植改編了《劉三姐》、《巧姻緣》等劇碼。花朝戲的表演藝術有了很大提高,原來的腳色行當分工更趨細緻,同時吸收了其他劇種的水袖、身段等表演技藝。唱腔音樂在運用曲牌連綴形式的同時,也運用板式變化的方式。鄧觀雲、劉恩芳、陳業興、陳淑君等觀眾喜愛的演員活躍于舞臺之上,花朝戲不斷在紫金山區和鄰近的中、小城市演出,造成一定的影響。 花朝戲的傳統劇碼題材多取自民間傳說,大都宣揚懲惡揚善、忠貞愛國、婚姻自由等積極主題。客家人所崇尚的儒家思想及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等人文觀念在花朝戲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花朝戲在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目前,雖然花朝戲專業劇團按期下鄉演出,同時還在本地重大的節日慶典及一些民間活動中演出,但是,花朝戲的演出目前已不常見到,觀眾日漸減少,問題比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