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廣東漢樂

admin

/ 2012-12-06 18:31:43

廣東漢樂分佈在廣東梅州、汕頭、韶關、惠陽等地區,又以梅州市大埔縣為代表,舊稱客家音樂、外江弦、儒家樂、漢調音樂等。據查是古代漢民由中原南遷時帶入的,有「中州古樂」之稱,在大埔流傳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廣東漢樂保留了原有中原音樂的特點,並與大埔當地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等相融合,同時又吸納了潮樂(如大鑼鼓)的一些成分,已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 按照傳統的演奏形式、長期沿革的演奏習慣及不同用途,廣東漢樂分成五個類別。一是絲弦樂,俗稱「和絃索」。它是廣東漢樂中最普及、最大眾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時以頭弦(俗稱「吊規子」)或提胡領奏,配以揚琴、三弦、笛子、椰胡等樂器。二是清樂,又稱儒樂。它追求比較高雅的演奏形式,為文人雅士所偏好。演奏時樂器較少,主要有古箏、琵琶、椰胡、洞簫等,人稱箏、琶、胡「三件頭」。三是漢樂大鑼鼓,又稱八音。它主要應用於民間迎神賽會或鬧元宵等客家傳統節日。演奏時以嗩呐主奏,另輔以大鼓、蘇鑼、大小鈸、碗鑼、銅金、小鑼、馬鑼(八音用)等打擊樂器。四是中軍班音樂。歷史上它主要由職業或半職業的民間音樂班社演奏,作為儀仗性質的音樂,主要用於民間的婚喪喜慶活動。演奏時以嗩呐為主奏樂器,配以打擊樂和若干絲弦樂。五是廟堂音樂。它是舉行宗教法事時演奏的吹打音樂,演奏時以嗩呐為主,配以打擊樂和若干絲弦樂。 廣東漢樂曲目豐富,從已整理出版的《廣東漢樂曲目集》來看,共有曲目612首,其中絲弦樂430首,清樂56首,漢樂大鑼鼓23首,中軍班音樂62首,廟堂音樂31首。代表曲目有絲弦曲《單點尾》、《玉山坡》、《思夫》, 嗩呐曲《粉疊》、《普天樂》、《玉芙蓉》,廟堂音樂有《一封書》、《水底魚》等。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