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那坡壯族民歌

admin

/ 2012-12-06 18:37:59

黑衣壯是壯族中具有奇特色彩的一個族群,自稱「敏」、「仲」、「嗷」,現約有5.18萬人,因著裝全黑而得名,主要居住在位於中越邊境的廣西那坡縣。那坡壯族民歌是他們歷代傳唱的民歌。在歷史長河中,黑衣壯至今仍保存著古樸完整、多姿多彩的民間歌謠,並被譽為「廣西民族音樂富礦」和壯族民歌的「活化石」。 歷史悠久的那坡壯族民歌按不同的聲調可分為「雖敏」、「論」、「哎的呀」、「春牛調」、「請仙歌」和「盤銳」六大種類約一百六十多套。代表性曲目有《雖待客》、《論造》、《酒歌》、《盤歌》、《祭祖歌》等。在內容上,那坡壯族民歌主要有神話傳說、人物傳記、環境變遷、歷史事件等的敘事歌;傾吐苦難、控訴壓迫的苦情歌;反映自然、生活經歷的農事歌;嚮往美景的讚頌歌;接人待物的禮儀歌;表現傳統習慣的風俗歌;弔唁奔喪的祭祀歌;慶祝婚嫁滿月、新居落成、老人生日的祝酒歌。而最為豐富的是情歌,包含著抒情、初戀、連情、逗情、賭情、定情、盟誓、讚美、相思、忠貞、離情、叮嚀、痛惜、懷舊、重逢、苦情、歎情、鬥情、白頭偕老等二十多種內容。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那坡壯族民歌形成了與民間習俗相依存、程式相對穩定、內容豐富多彩以及原生性等特徵。除了具有交際、宣傳、教育、娛樂等作用外,那坡壯族民歌同時具有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它是壯族遠古歌謠文化的遺存。 由於賴以生存、發展的文化空間發生了變革,傳承的主要途徑正在消失、活動場地逐漸縮小、師承斷層等原因,黑衣壯歌謠面臨著嚴峻的傳承危機。因此,拯救、挖掘、整理、保護黑衣壯歌謠,已經刻不容緩。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