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黎族打柴舞

admin

/ 2012-12-06 18:49:29

打柴舞是黎族民間最具代表性的舞種,黎語稱「轉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區(今海南省三亞市)黎族的喪葬習俗。 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兩條墊木和數對小木組成。跳舞時將兩條墊木相對隔開2米左右平行擺放于地面上,墊木上架數對小木棍。木棍兩端分別由數人執握,兩兩相對,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擊,發出強烈有力的節奏。舞者跳入木棍中,來往跳躍、蹲伏,模仿人類勞動狀況和各種動物的動作及聲音。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槎繩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篩米步、猴子偷谷步、烏鴉步等九個相對獨立的舞步組成,舞蹈節奏強烈有力,動作古樸粗獷,生動形象,藝術感染力強。打柴舞有很強的娛樂性,是開展群眾文體活動的較好方式。1957年晉京參加少數民族文藝會演,被譽為「五指山藝術之花」;到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個國家演出時,又被譽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 打柴舞依託三亞地區黎族民間習俗而存在,該地區習俗的變化,對民間打柴舞的生存延續影響極大。目前,全黎族地區僅三亞市崖城鎮郎典村仍保留著這一古俗。因此,搶救和保護黎族民間打柴舞已迫在眉睫。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