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黎族樹皮布製作技藝

admin

/ 2012-12-06 18:50:59

樹皮布又稱納布、楮皮布、谷皮布等。古代文獻中所稱的楮冠、谷布衣,就是用樹皮製成的衣冠產品。海南島黎族樹皮布主要分佈在中南部黎族集聚區,包括三亞、五指山、東方等市及瓊中、保亭、陵水、樂東、昌江、白沙等縣。 保亭縣黎族樹皮布文化的起源可上溯至石器時代。先民們在用麻和木棉紡織之前,曾經歷過相當長時期的「無紡織」年代,用於蔽體的衣物主要是這種粗纖維的「樹皮布」。由晉人裴洲《東觀漢記》一書可知,漢代已有用樹皮布做冠的記載,當時邊疆少數民族還以樹皮布制衣裳、被褥。 海南島的黎族先民掌握棉紡織技術之後,樹皮布並未完全讓位於麻、棉製品,依然有人用楮樹皮製作墊單、衣服、腰帶等生活用品。這主要是因為樹皮原料豐富且易採集,黎族對其技藝已相當嫺熟,而成品又十分耐用。 黎族地區可以用於加工的樹皮有很多種,如厚皮樹、黃久樹、箭毒樹、構樹等,其中構樹古稱「樹」,學名「楮樹」。 黎族「縫樹皮為衣」有七個步驟:扒樹皮、修整、將樹皮放在水中浸泡脫膠、漂洗、曬乾、拍打成片狀和縫製。人們利用加工好的樹皮布剪裁縫製帽子、枕頭、被子、上衣、裙子、兜卵布、口袋等生活用品。儘管這一技藝分為若干工序,但所用工具並不多,其中以錘打工具最為重要。石拍是製作樹皮布的器具,也是樹皮布文化的標誌。 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海南島上的樹皮布及石拍已經進入了博物館而在生活中消失。在黎族地區,年輕一代已不知樹皮布為何物。因此,對於樹皮布製作技藝的保護和發掘整理具有重要意義。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