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6 18:53:27
走馬鎮是重慶市九龍坡區的一個鎮子,這裡流傳著一種由以「走馬」(趕馬)為職業的人群口頭創作並傳承的民間故事,人們通常將其稱作「走馬故事」。走馬故事起源的確切年代無從稽考,但走馬場建立于明末清初並很快得以興盛,故事應與之同步發展,其產生形成至少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 由於「走馬」人群的生存環境和生活閱歷與常人不同,所以他們創作和講述的故事顯示出某些特點。走馬民間故事內容龐雜、類型多樣,除了民間傳說故事的一般類型,如神話仙話、風物傳說、動植物傳說、民俗傳說和生活故事等外,還蘊藏著其他獨特的文化資訊,諸如巴人圖騰龍蛇的傳說等。作為古代巴文化的重要遺存,這類故事的數量相當大。 20世紀80年代編纂「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時,在該鎮採錄到的民間故事目錄達10915個,記錄完成數達9714則,另外還採集到民間歌謠三千余首、諺語四千余條,歇後語和俗語等四千余條。全鎮民間故事家共316人,其中能講1000則故事的有2人,能講500至1000則的有3人,能講200至500則的有10人。 走馬民間故事具有講述時機和場合的多樣性、故事構成的多源性、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共存性等特徵。 1990年,走馬鎮被重慶市文化局命名為「民間文學之鄉」;1992年,工農村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故事村」;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予魏顯德「中國民間故事家」稱號(全國共10人)。 目前,走馬故事面臨嚴重危機,主要問題在於傳承乏人。搶救、保護走馬故事,不僅可以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夠為人類學、文化學、宗教學、民族學和方言學等多種學科提供研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