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藏族唐卡

admin

/ 2012-12-06 19:05:53

藏族唐卡•勉唐畫派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勉唐畫派是15世紀以後影響最大的藏族唐卡繪畫流派,主要流行於衛藏地區。該畫派的創始人是勉拉•頓珠嘉措,他出生于洛紮勉唐(今山南地區),勉唐畫派由此而得名。勉拉•頓珠嘉措拜薩迦一帶的畫師多巴紮西為師,苦心鑽研,在繪畫藝術上有著很高的造詣,其造像多注重繪畫線條的運用,工整流暢,法度精嚴而變化豐富,色調亦活潑鮮亮。在創作的同時,勉拉•頓珠嘉措還根據《續部》編寫了繪畫理論專著《造像畫度如意寶》。 勉唐畫派藝術產生並形成于贊普時代,興盛于帕竹時代中期至甘丹頗章時代,1949年至1966年為一轉折期,1966年後開始冷落、沉寂。儘管20世紀80年代後地方政府做了不少搶救工作,但其繪畫技藝依然處於難以為繼的狀態,有必要進一步加大搶救力度。 藏族唐卡•欽澤畫派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欽澤畫派15世紀中期以後流行於後藏和山南地區,創始人是貢嘎崗堆•欽澤切姆。他自幼酷愛美術,在傳統藏傳尼泊爾派繪畫的基礎上吸收中原漢地、印度等地的繪畫技法,創立了欽澤畫派。欽澤畫派和勉唐畫派的出現給以前流行於衛藏地區的尼泊爾繪畫樣式畫上了句號。欽澤畫派在構圖上保持了藏傳尼泊爾繪畫中主尊較大的特點,但在風景表現上開始吸收漢族地區的繪畫風格,尤其擅長表現具有陽剛之美的忿怒像,繪製精彩絕倫。 藏族唐卡•噶瑪嘎孜畫派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噶瑪嘎孜畫派屬於藏族唐卡的三大流派(勉唐畫派、欽澤畫派、噶瑪嘎孜畫派)之一,流行於藏區東部,以四川省甘孜德格和西藏昌都為中心,相傳在16世紀由南喀紮西活佛創建,以噶瑪巴大法會而得名,又譯「嘎瑪嘎赤畫派」,亦簡稱「噶孜派」。 噶瑪嘎孜畫派的風格來源較為複雜,其創派人物南喀紮西活佛以南亞梵式銅佛像為范,深受勉唐派繪畫大帥嘎丹夏覺巴•頁覺彭德的影響。經與南喀紮西同時期的八世噶瑪巴活佛米久多吉總結先師及自己的經驗,撰成《線准太陽明鏡》,從而奠定了噶孜畫派的理論基礎。其後,十世噶瑪巴曲英多吉從一套羅漢絲絹唐卡中發現了漢族界畫和青綠山水技法的妙處,開始以工筆重彩繪制唐卡,作品具有濃重的漢族風格,有別于衛藏地區的勉唐、欽則兩大畫派。在南喀紮西之後,又有兩名畫師繼承了噶孜派畫風,一是卻吉紮西,以青綠設色著稱;一是噶旭噶瑪紮西,以獨創出新著稱。他們與南喀紮西一道,被譽為「噶孜三紮西」。 繼「噶孜三紮西」之後,康巴爐霍郎卡傑大師的微型唐卡堪稱一絕,而被譽為工巧天毗首羯摩化身的德格普布澤仁大師留存在德格印經院的畫版幾乎成為噶孜畫派的範本。噶孜畫派承傳譜系十分明晰,歷代名家輩出。派系傳承中因地域、師承諸種關係而派生分支,導致風格變化,形成「舊噶孜派」和「新噶孜派」。 噶孜畫派最顯著的特點是施色濃重,對比強烈,畫面富麗堂皇,故在數百年中逐漸形成一套顏料製作與使用的特殊技法。創作中以白、紅、黃、藍、綠為母色,能調出9大支32中支進而變化出158小支諸種色相。黃金的運用是藏傳佛教繪畫的一大特色,因使用金色被視為對神佛最神聖的供養。噶孜畫派有一套研製金汁及塗金、磨金、勾金線、刻金、染金的絕技,可將金色分成多種冷暖變化,可在黑地上用金線勾畫十幾種不同的層次效果,還可在大片塗金的地方用九眼石製成的筆摁出各種線條(俗稱「寶石線」)。 由於唐卡製作程式複雜,成本昂貴,方法考究,且技藝長期以來均是師徒相承、口耳相傳,維繫力量十分微弱,極易中斷。近年來,很多民間畫師以價格低廉的現代合成顏料替代傳統顏料,對傳統的唐卡造成巨大衝擊。現在傳統天然顏料的製作方法和使用技法都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噶孜畫派傳統的繪畫風格也在發生著變化,亟需保護和搶救。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