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7 16:01:38
傣族章哈又稱「贊哈」,是傣族傳統的曲藝唱曲形式,流傳于雲南省南部邊陲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及思茅市江城、孟連、景谷等地傣族村寨,與傣族毗鄰而居的布朗族中也有傳唱。章哈既是歌手稱謂,也是作為曲藝表演形式的曲種名稱。 章哈的具體演出形式可分為獨唱和對唱兩種,其中對唱有賽唱的性質。演出因伴奏樂器不同也分為兩種形式,一種以傣族拉絃樂器玎伴奏,演唱內容多為山歌、情歌,多傾訴小夥子對姑娘的愛慕之情,稱作「哈賽玎」;另一種以單簧吹管樂器篳伴奏,稱作「哈塞篳」。章哈的演唱既有即興演唱,也有程式化的祝福歌、祈禱歌,還有固定本子的敘事長歌等。其曲調與唱詞語調聯繫密切,朗誦性與歌唱性有機結合,具有柔美抒情的特色。 章哈在傣族社會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演出極為廣泛,傣族新年、關門節、開門節、祭寨神、賧佛及賀新房、婚嫁禮儀、孩子滿月等多種喜慶場合都要請藝人演唱章哈。 章哈曲目眾多,保存了諸多傣族最原始古老的歌謠、神話和傳說。它興盛時期曾產生過康朗甩、康朗英、波玉溫等享譽全國的著名藝人。近年來,老一輩章哈歌手逐漸老去、相繼離世,加上傣族地區的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各種外來的藝術和娛樂形式湧入傣族地區,傣族民間聽章哈的風習已遠不及以往。今已無知名章哈歌手,一些長篇的演唱內容也逐漸失傳,章哈的生存面臨危機,亟待加以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