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藏戲

admin

/ 2012-12-07 16:12:40

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錫金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 藏戲的藏語名叫拉姆,意為“仙女”。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 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藏戲的傳統劇目相傳有“十三大本”,經常上演的是,即《文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蘇吉尼瑪》 、《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戲”,此外還有《日瓊娃》、《雲乘王子》、《敬巴欽保》、《德巴登巴》、《綏白旺曲》等,各劇多含有佛教內容。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演員不化裝,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四大流派。每年的“雪頓節”是藏戲班子紛紛演出的日子,故雪頓節有“藏戲節”之稱。 西藏和平解放以後,自治區政府在原覺木隆藏戲班的基礎上組建了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擔負起傳承和發展藏戲的任務,先後整理演出了一些《朗薩雯蚌》、《文成公主》、《諾桑王子》等傳統戲,同時還創作演出了一些現代題材劇目,劇團在保持藏戲原有的廣場藝術特色的基礎上,進行了劇場舞台藝術方面的實踐,使藏戲由廣場走上舞台,有了燈光、佈景和化裝,還開始使用管弦樂伴奏。 20世紀80年代以後,青海藏劇團在黃南成立,創作演出了《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優秀劇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新的劇目為黃南藏戲帶來了新的活力,如《意樂仙女》的伴奏,既有六弦等藏族傳統樂器,又加入以民樂為主的大型現代混合樂隊,在形成間奏的氣氛音樂的同時,可以直接為唱腔伴奏,改變了西藏藏戲用一鼓一鈸只為舞蹈和表演動作壓節奏,很少為唱腔伴奏的狀況。改進後的黃南藏戲佈景和舞台美術富麗堂皇,神奇秀逸,令人耳目一新。 藏戲歷史悠久,具有縝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無法替代的地位。由於受到嚴格的宗教神規制約,藏戲在發展過程中受漢族文化影響較少,從表演內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風貌,所以在戲劇發生學等領域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同時,藏戲的劇本也是藏族文學的一個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應用格言、謠諺和成語,甚至還在情節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學語言的精華。不過近年來,藏戲和內地的戲曲劇種一樣,在時代的變革中陷入了與現代藝術和娛樂形式爭奪觀眾和演出市場的競爭局面。資金缺乏、劇團生存艱難、藝術人才斷檔、傳統表演技藝失傳、理論研究薄弱等問題。各地藏戲發展面臨的危機,急需制定規劃對這一古老的少數民族劇種加以保護。 藏戲•拉薩覺木隆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覺木隆藏戲是在所有藏戲劇團和流派中藝術方面發展最為完備豐富、影響最大、流傳也最廣的一種。覺木隆藏戲團是舊西藏地方政府惟一的帶有專業性的劇團,歸西藏地方政府“孜恰列空”和貢德林寺共同管理,但無薪俸。除參加雪頓節會演可得賞銀和食物外,其他時間則到西藏各地賣藝乞討度日。他們惟一的權力是可任意挑選演員。為此,他們持有西藏地方政府發的一紙文書,聲明他們所到之處,在業餘藏戲團體中如發現優秀的苗子或尖子,可馬上挑走,該團體不得阻攔。這個劇團開辦之初住在堆龍德慶縣覺木隆村的“雄白拉窮”泉水邊,故稱覺木龍藏戲隊。 覺木隆藏戲經過唐桑、米瑪強村、扎西頓珠等幾代藝術家的組織經營、精心創造和改革豐富,逐步興盛起來,還出了幾個著名的演員,如阿媽拉巴、阿媽次仁、阿古登巴、次仁更巴等。其中次仁更巴在覺木隆傳統特技上有很深的功夫,如躺身蹦子,藏戲中叫“拍爾欽”,雙臂平伸與地面成六十度轉大圈旋舞,最多時能在一個大場地或大舞台上一氣轉四大圈,計有一二十個蹦子。 覺木隆藏戲分佈、影響的地區很廣。像江嘎爾劇團演出《朗薩雯蚌》和《文成公主》時,許多唱腔都是直接學用覺木隆的,其他一些獨具風格的劇團也有這樣的情況。拉薩、山南地區的藏戲團體,多數是屬於覺木隆派的。就是邊遠的亞東縣的四五個藏戲隊,也屬於覺木隆派。 藏戲•日喀則迥巴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迥巴藏戲團是我國藏民族戲劇中最為古老、最為傑出的代表之一。我國藏戲以藍面具藏戲為典型代表,而藍面具藏戲是從迥巴藏戲班首先創建起來的。相傳藏戲始祖湯東杰佈在六百多年前為造福雅魯藏布江兩岸人民,在其家鄉日吾齊的江上修建鐵索橋,為此募捐資財,以前藏區白面具藏戲形式為基礎,創建了第一個藍面具藏戲班。迥巴藏戲最早是以藏戲《頓月頓珠》而受到第十三世達賴時期的拉薩市民歡迎的。他們演出的傳統劇目有《智美更登》、《朗薩姑娘》、《卓娃桑姆》。擔任迥巴藏戲的34年戲師,額仁巴貢嘎是迥巴藏戲戲師的傑出代表。 迥巴藏戲,上承白面具藏戲十分古老的傳統,下啟藍面具藏戲,流傳於西藏的昂仁、定日、拉孜和四川的甘孜等縣。迥巴藏戲的表演、唱腔藝術在藏族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名望,由於它的風格特點鮮明,表演精彩絕倫,既開創了新穎華麗的藍面具藏戲風格,又保持了藏族最為古老的發聲法,以及宗教祭祀與古老雜技糅合為一體的表演。因此,它曾被十三世達賴喇嘛授予金耳環和麵具上日月金子徽飾。 藏戲•日喀則南木林湘巴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湘巴藏戲——也稱“常•扎西直巴”。五世達賴時一個貴族叫扎西直巴,後來當過嘎倫。他命家鄉南木林“多確•常”的人學習江嘎爾藏戲,組織了一個藏劇團,逐漸演唱流行起來,因為都是在南木林山溝中的香河邊,就被稱為香巴藏戲。而後來,嘎廈的“則恰列空”登記為“常•扎西直巴”。八世班禪、九世班禪對湘巴較為重視,扶持了一段時間,逐漸壯大,自成一派。主要流行於南木林縣的多確、卡則、瓊、山巴等地。解放前夕的戲師根角,才藝出眾,樂觀調皮,諳熟劇本,他是八世班禪選定的戲師,在湘巴藏戲史上影響最大。早先湘巴藏戲不去拉薩支差,有一年迥巴藏劇團去拉薩支差參加雪頓節,過雅魯藏布江時翻船,死了不少藝人,剩下少數日吾齊藝人,到南木林找了一些湘巴藝人去了拉薩會演,被稱作“湘•日吾齊”。以後湘巴影響大起來,規定了《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公主》和《直美滾頓》輪換去拉薩演出。湘巴藏戲整個風格特點較接近於江嘎爾,現在藝人多數已經去世。 藏戲•日喀則仁布江嘎爾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江嘎爾藏戲發源地在仁布縣江嘎山溝。江嘎爾藏戲演出的劇目有《曲杰諾桑》、《阿佳朗薩》、《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公主》,有時也演《熱瓊娃》。演得最有影響的是《曲杰諾桑》,據說是戲師那加根據定欽雲巴•才仁旺堆寫的《諾桑傳記》和八世班禪、多仁班智達二人寫的一些書之精華,編演成當時的藏戲《曲杰諾桑》,因此也出了名。江嘎爾藏戲的影響僅次於覺木隆,是一個富有代表性的劇團,唱得好是它的特點,類似漢族戲曲中的文戲,很受廣大群眾的稱道。其唱腔高亢渾厚,古樸粗獷,但裝飾頓音“陣過”沒覺木隆唱腔中的多,也沒發展得那麼細緻豐富。它同迥巴藏戲一樣,所演的戲比較嚴格的按照“腳本”來,說的“雄”,就是劇情講介人的“連珠韻白”,唱腔中間穿插的舞蹈節奏都比較悠沉緩慢,表演也較為簡單,沒有雜技和特技。 江嘎爾藏劇團每年參加拉薩會演後,回日喀則要在扎什倫布寺演出,班禪也來看。藏曆八月二日要趕回仁佈到強欽寺演出。在夏天,它還要分別給“嘎廈托子”(嘎倫過林卡)、“仲果也節”(七品官以上過林卡)、“孜仲也節”(僧官過林卡)演兩三天戲。江嘎爾藏戲,在日喀則、江孜、仁布和白朗等地區較為流行,除職業性的劇團外,還有業餘團體在活動。現在嘎江爾藏劇團還有一些著名的藝人,如解放前最後一個戲師唐曲的兒子拉歸,75歲的藝人強巴和年輕藝人丹增等,活躍在江嘎爾藏戲傳統的藝術園地上。 藏戲•山南雅隆扎西雪巴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久負盛名的藏戲雅隆扎西雪巴是西藏白面具藏戲的傑出代表。其名稱是以本地五個極具吉祥意義的名稱而定,即:扎西雪巴(村名)、扎西妥門(村名)、扎西桑巴(橋名)、扎西孜(宗名)、扎西曲登(寺名)。 在五世達賴時期雅隆扎西雪巴每年必須前往拉薩參加“哲蚌雪頓”的藏戲演出,支藏戲差。這期間還需到拉薩的各寺院和部分西藏地方政府官員府邸進行表演。每年藏歷一月四日(藏歷年期間)到架桑寺獻演。 雅隆扎西雪巴鼓鈸伴奏、唱腔、服飾等與西藏其他藏戲不同。在表演過程中 “唉哈哈哈哈”的叫聲,表現的是藏戲始祖湯東杰布看了自創的藏戲時滿意地發出笑聲的情形。 藏戲•山南瓊結卡卓扎西賓頓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白面具派藏戲瓊結卡卓扎西賓頓據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西藏藏戲藝術的一個著名演出團隊。瓊結卡卓扎西賓頓主要演出劇目為《曲杰諾桑》。該團以獨特的唱腔聞名於全藏,並且在藏戲演出過程中要表演一段名為《吉祥九重》的歌舞,這在其他藏戲演出中是沒有的。另外,該團的演員均為男性,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這也是其主要特徵之一。 藏戲•黃南藏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 黃南藏戲是青海黃南地區藏族戲曲劇種,在19-20世紀中期,流佈區域曾經覆蓋了黃南藏族自治州以及相鄰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目前主要流行於黃南地區。 黃南藏戲屬於安多語系藏戲的一個重要支系,它的發展經歷了17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的說唱階段;1740-1794年夏日倉三世時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階段;1854-1946年吉先甲時期的成熟階段;1910-1973年多吉甲時期的興盛發展階段;1980年以來的提高革新階段。 黃南藏戲有如下特點:1.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民間和寺院藏戲隊,始終與社會民眾保持著密切聯繫。 2.音樂方面保留了宗教音樂的成分,也吸收了當地民歌、舞蹈音樂等素材。 3.演出劇目除八大傳統藏戲外,還有《格薩爾王傳》、《國王官卻幫》等其他藏區沒有的劇目。 4.保留了《公保多吉聽法》這齣古老而珍貴的原始戲劇形態的儀式劇。 5.即興表演獨具特色。這些即興表演,既表現了編劇、演員高超的藝術水平,又對抨擊時弊、淨化社會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6.歷代黃南藏戲藝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總結出各種行當及成套的表演程式,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黃南寺院壁畫人物形態,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間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動作等,形成本劇種獨有的藝術風格。 20世紀80年代以後,青海藏劇團在黃南成立,創作演出了《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優秀劇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近幾年來,受現代文化的衝擊,黃南藏戲也面臨失傳危機,劇團減少,藝人老化,演出範圍縮小,搶救勢在必行。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