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7 17:23:37
曲子戲是流行於我國西北五省區的民間小戲。它源于明清時期的民間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風格的地方小戲,如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新疆曲子戲、寧夏曲子戲等。曲子戲的唱腔屬聯腔體,由眾多的曲牌連綴而成,在發展過程中又吸取了秦腔、眉戶的藝術成分。其演出形式有舞臺演出和地攤坐唱兩種,其中舞臺演出俗稱「彩唱」,有文武場和服裝道具,道白用當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歡,走得漂,舞蹈輕盈活潑,形象生動,丑角則需幽默詼諧,滑稽伶俐。地攤坐唱俗稱清唱,不受演出場地的限制,不需服裝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調准、曲調多、板路穩就可以入座獻唱。曲子戲劇目題材廣泛,多表現神話故事、歷史傳說及民間社會生活等。 作為敦煌地區民間一度繁榮的地方戲曲,敦煌曲子戲已經在民間流傳了上千年,至今逢年過節,民間仍有小規模演出。有研究表明,儘管在內容上有所演變,並增加了民間新創作和新的藝術形式,但在已經形成自己風格的敦煌曲子戲中,仍保留有敦煌遺書中的曲子詞和曲調,這使敦煌文化的余脈在民間得到了延續。 曲子戲以民間業餘演出為主,專業演出團體很少。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娛樂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戲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現已瀕臨失傳。為保護和弘揚曲子戲,擴大影響,有關方面採取了舉辦曲子戲藝人培訓班、邀請老藝人集中發掘、整理、傳授曲子戲劇目和錄音、錄製劇碼等多種措施,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和資料。在此基礎上,仍需鞏固現有成果,將搶救、保護工作進一步推向深入。 曲子戲•華亭曲子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甘肅省華亭縣 甘肅華亭縣地處關山東麓,古代是關隴通往西域的絲綢古道。總面積1186.55平方公里,轄5鎮5鄉,112個村,總人口155017人。 華亭曲子戲源于宋、元,盛于明、清,尤以民國為最。華亭曲子戲是戲劇的一種,在流傳地習慣又稱「小曲子」、「笑攤」、「地攤子」、「信子腔」等,具有元雜劇的遺痕。唱腔屬聯腔體,由眾多的曲牌連綴而成。從內容上分為正劇、喜劇和悲劇。曲子以《前月調》、《後背宮》曲牌開頭,《月調尾》收場,在劇終唱詞中報劇名,一唱到底,唱詞的長短句式及宮調,具有元曲、宋詞遺風。保留了曲藝向戲曲蛻變的痕跡。劇碼全為短小折戲,情節簡單,演出時間上只在正月初五至二十三,平時婚喪及廟會時演出,至今仍保持自演自樂性。做功主要在表情和行為動作上,無武打戲,表演無固定程式,旗作轎、鼓作磨、鞭作馬、帳子為床。行當分為生、旦、醜。樂隊分文武:文樂隊以三弦為主,輔以板胡、二胡、笛子、低胡;武樂隊開場鑼鼓打場子,演唱以「四頁瓦」、水子(碰鈴)敲出節奏。民國後由於秦腔眉戶的傳入,以呐河為界,呐河以北區域仍保留曲子戲的老腔老調和表演模式;呐河以南區域則吸收了眉戶劇的某些特點,但從根本上還是以曲子戲調式及表演形式為主。 華亭曲子戲為活躍山區群眾文化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陶冶情志、揚善抑惡、寓教於樂中教化群眾。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迅速發展,曲子戲受到了嚴峻的前所未有的挑戰,多元文化的滲透,資訊網路、電視普及,娛樂方式的多樣化,加上曲子戲傳承人過世的或年事已高等諸多因素,1990年普查劇碼失傳五十多個,曲牌失傳達50%,使曲子戲到了瀕危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