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7 17:30:31
慶陽市位於甘肅省最東部,地處黃河中上游的黃土高原,是陝甘寧三省的交會處。秦時為北地郡,隋代改慶州,宋代定為慶陽府。當地流傳的慶陽香包又稱「絀絀」,是慶陽的一種民間民俗物品。 慶陽地區有端午節製作佩帶「絀絀」(「絀」原指原始骨針的一種縫製方法,後借稱用布縫製、袋口能松能緊的包袋)的習俗,其起始時間尚不可考,據說形成于西元前兩千三百多年,《黃帝內經》的作者歧伯曾攜一藥袋防疫驅瘟、禁蛇毒,開創「薰蒸法」。因歧伯生於慶陽,故此法在當地漸成習俗,流傳不斷。草藥被稱為「香草」,因而藥袋便稱為「香包」或「絀絀」。至明清兩代,慶陽香包十分興盛,成為人們佩戴或饋贈的佳品。20世紀60年代以前,慶陽香包的繡制普及到家家戶戶,慶陽女孩兒多「七歲八歲學針線」。20世紀60年代,慶陽香包開始走向沉寂。近二十年,香包的製作與刺繡又開始復興,2002年慶陽市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香包刺繡之鄉」。 慶陽香包是一種立體造型和平面刺繡相容的純手工藝製品,構型簡單質樸,按製作技藝分有「絀絀」類、線盤類、立體刺繡類、平面刺繡類四大類型。「絀絀」又名藏針繡,其特點是把針線藏起來,以造型狀物、形神兼備而不見針線為佳境,其工藝流程包括創意、選料、剪裁、狀物等環節。線盤類香包是用各色線條盤成五角菱形的「粽子」,其技藝包括折殼子、配色線、盤線成型、成果(即將線盤成品連綴,吊上彩穗)等,如此製成的香包可以隨身佩戴,可以掛在門庭,也可以饋贈他人,以寓示祥和平安。立體刺繡類香包內容龐雜,形式繁多,有單面掛、佩件,雙面掛、佩件,立體掛件和擺件等近四百種樣式,其製作過程分構圖、刺繡、彩染、縫合、成果等環節,有過樣子、打樣子、擴背子、上樣子、繡花、狀物、成果、打扮等工藝步驟,製品講究神似而不求形似。平面刺繡類香包風格敦厚凝重,厚實中流露出雋永,其製作有破線繡、合線繡、掇繡及齊針、辮針、緝針、摻針、搶針、挽針、盤金、點金、圈金等方法。 慶陽香包是一門傳統工藝,現在主要的傳承人有李秀娥、賀梅英等。目前慶陽香包繡制面臨著手工產品被現代複製品取代的局面,刺繡工藝漸已失傳,具備民俗文化知識的極少數工作者多半退休,研究人才奇缺,後繼乏人,亟待搶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