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10 19:47:09
秦惠王更元三年(公元前322年),魏惠王由於惠施的與齊連橫策略的失敗,採用秦相張儀的秦韓魏合縱伐齊楚的合縱策略,逐走惠施,任張儀為魏相。但由於秦國的真實目的是削弱韓魏,被魏惠王識破,張儀被逐。秦惠王更元六年(公元前319年),魏國任命公孫衍為相,楚、齊、趙、韓、燕、義渠六國合縱攻秦,推楚懷王為縱長。秦惠王更元八年(公元前317年),義渠趁秦與三晉大戰,攻擊秦國西部地區,大敗秦軍。秦惠王派自己的異母弟公子疾在東部戰場戰勝三晉聯軍,虜其將申差,敗趙公子渴、韓太子奐,斬首八萬二千。義渠退兵,魏國合縱失敗。 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韓、魏三國合縱攻楚,楚國大敗。三國接著又打敗了楚國的盟友齊國。秦國占領了楚國的漢中,使秦國本土關中與巴蜀地區連成一片。 秦國在秦惠王朝是一個大發展時期,不僅打通了中原通道,而且奪取了魏國的河西郡和上郡,攻滅了巴蜀,佔領了漢中,使秦國的領土面積驟然擴大了數倍。更重要的是,巴蜀、漢中與秦國的本土關中一樣,是當時第一等的良田。 秦國能夠佔領巴蜀,純屬偶然。巴、蜀是兩個非常古老的王國,有著自己的文化傳統,文明程度很高,國力也很強大。巴、蜀所在的四川、重慶地區多山,入蜀通道以守難攻。楚國、秦國與巴、蜀發生過多次戰爭,都沒有攻入巴、蜀腹地,反而多次為巴、蜀所敗。 蜀國和巴國是西南諸國中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經常發生爭鬥。苴國(今四川昭化)也是西南地區的一個強國,與巴國友好,苴巴經常聯合抗蜀。 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韓國大舉攻秦。正在這時,苴蜀兩國使者先後到秦。原來,蜀國為了戰勝巴國,決定先剪除巴國的黨羽苴國。苴國向巴國求救,但巴苴聯軍還是被蜀國打敗。苴國與秦國建立過防楚聯盟,於是向秦國求救。 本來在巴蜀與秦國之間隔著楚國占領的漢中,楚國一直想攻入巴蜀,而苴國由於地處進入巴蜀腹地的要道,把守著劍門,首當其衝,與楚國發生多次戰鬥,結仇很深。此次,苴、巴兩國危難,鄰國中能夠與蜀國一較高低的只有秦、楚。苴侯考慮楚國與自己土地相鄰,又一直想吞併自己,求楚無異於引狼入室。而秦國與巴蜀中間隔著楚國的漢中,只有一小部分土地與自己相連,戰勝蜀國後勢必離去。如果不走,就將陷入巴蜀和楚國漢中郡的包圍。因而求秦國是風險最小的。而蜀國派使者入秦,提出與秦結為盟國,目的是為了使秦國不出兵的。 秦惠王對苴蜀的要求都答應了,分別收下了兩國的厚禮,讓兩國的使者歸國。秦惠王用兩國的禮物與韓國議和後,派張儀、司馬錯、張若、都尉墨率領秦國的精兵火速入川。秦軍很快就通過了苴國把守的劍門,向蜀國的都城成都進發。對於秦軍的突然出現,蜀王十分吃驚。對於秦國的不守信用,蜀王十分氣憤。於是,蜀王親自領軍與秦軍交戰。但由於秦軍已過劍門天險,氣勢正盛,蜀王在葭萌(今四川劍閣東北)戰敗,被秦軍殺死。張儀、司馬錯接著佔領成都,蜀國滅亡了。張儀又藉苴國與巴國勞軍之機,一舉滅亡了巴國和苴國。秦國盡收巴蜀之地。張儀和張若還主持修建了新的成都城。由於蜀王室在蜀國還有很大的影響力,於是秦惠王采用羈縻蜀國的辦法,將蜀國降格為侯,任命蜀王的兒子為新的蜀侯,任命張若為蜀相,管理蜀政。對待巴國也採用了同樣的辦法。秦國占領巴蜀後,掉頭痛擊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