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13 15:08:09
謝安不僅是東晉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而且博學多才,風度優雅,為東晉名士之冠。江左重人物,風流學養特為士人所矜重,謝安在這些方面,都體現了優秀的素質。 玄學作為僑姓士族的文化標誌在整個社會生活中佔重要地位。對玄理的掌握和談玄技巧成為一項重要的價值標準。謝安便精於玄道。二十來歲時,拜訪名士王濛,與他清談了很久,大受讚賞。曾與許詢、支道林等人聚集在王濛家。謝安提議大家在一起言詠寫懷,於是共解《漁父》。謝安看題,令眾人解釋,支道林先解,講了七百餘語,敘致精麗,才藻奇拔,眾人無不稱善。大家都各抒己見之後,謝安談自己的見解,講了萬餘語,才峰奇逸,蕭然自得,在座的人,莫不欽服。許、王、支都是東晉有名的談手,而皆服於謝安,可見謝安玄學知識的淵博和言談的精煉。 謝安亦通儒家經典。寧康三年(375),孝武帝將講孝經,謝安與弟謝萬等人在宮廷侍讀,中書郎車胤摘句,不懂的地方便問謝安兄弟,一而再,再而三,深感不安,便對袁宏說,“不問則德音有遺,多問則重勞二謝。”袁宏勸他不必擔心,因為“明鏡不疲於屢照。”意即謝安學識淵博,通經熟典,為人解答疑難不會有什麼困難。 在文學方面,謝安也很有修養。能詩善文,才學華麗。早年在東山,“出則漁弋山水,入則言詠屬文。”《全三國兩晉南北朝詩》所收謝安詩作十來首。曾寫簡文帝諡議,文理深得,為朝廷所採納。桓溫閱後,遞給在座其他人看,並說:“這是安石碎金。”他閒居時,常與子侄們論文作詩,成了當時文壇佳活。 謝安性好音樂,精通樂理,曾與戴逵談論琴書。自弟謝萬死後,十年不聽音樂。及登台輔,卻不因喪廢樂。王坦之屢次寫信勸阻他,說居喪廢樂是儒教大禮,希望謝安能維持禮治。但謝安卻回信說:“我所追求的是聲律,可稱為情,所以沒有什麼不可作的,正聊以樂自娛,若要尊崇世教,純潔行為,則不但不可提倡,亦非所屑。”他曾對王羲之說:“中年傷於哀樂,每次與親人離別,總有幾天心情不愉快。”王羲之安慰他說:“年紀大了,自然如此,正要依靠音樂來陶冶性情。”謝安晚年居喪行樂,諒必有寄興托情的因素。而社會上的人將它視為風雅的行為而競相仿效,遂成當時一種風尚。 除音樂外,謝安還“工書善畫”。他很喜歡顧愷之的畫,稱讚其畫是“自生人以來未有也。”可見他對繪畫有一定的愛好和鑑賞能力。曾經跟王羲之學草書,王羲之稱讚他是“解書者”,說明他不僅會書法,而且懂書法理論,同時也有自己的欣賞能力。謝安的行書、隸書都寫得很好。南朝羊欣所編《古來能書人名》及王僧虔《論書》等,都把謝安作為東晉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