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15 12:55:54
烏茲別克族(俄語音譯)或烏孜別克族(اوزبیک Oʻzbeklar;烏孜別克語音譯)是烏茲別克斯坦的主要族群,此外亦分布在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及中國境內,也有少數分布於伊朗、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蒙古、西歐及北美,。其中分布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人口約為1.2萬(2000年)。現代漢語中,中國境內的按照本民族語言多稱「烏孜別克族」(烏孜別克語漢字譯音規則),前蘇聯獨立國協國家的經由俄語譯為「烏茲別克族」(俄語譯音表)。 使用語言為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奴語支,和維吾爾語十分接近。中國境內的烏孜別克族人亦多通用維吾爾語。烏孜別克族信仰伊斯蘭教。 烏孜別克族的記載最早出自《元史》(1369年),當時名月祖伯。在阿布海兒汗時代,建立烏孜別克汗國。後來朮赤系的克烈汗和賈尼別克與阿布海爾汗鬧翻而逃亡蒙兀兒斯坦,另建哈薩克汗國,而今天的烏茲別克卻是帖木兒帝國的領土。烏孜別克汗國解體後一部分人隨穆罕默德·昔班尼南下,前往河中農業區定居下來,征服了當地的撒爾塔人並與他們融合,形成了今天的烏孜別克人。16世紀至17世紀,他們(被稱為布哈拉人、浩罕人或安集延人)來到南疆塔里木盆地,主要從事商業活動。「烏孜別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領袖」(也可解作烏古斯人的主人)。到清宣宗時代,滿人承認已與卡內回民(維吾爾人)無異。 烏孜別克族源是粟特人和突厥。烏孜別克人有七十二部落,在錫爾河以北的哈薩克南部城市,他們占人口的多數,在塔吉克佔人口中的1/4,在吉爾吉斯有13.8%人口,是中亞最大的民族,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突厥語民族。白帳汗國未分裂時,欽察草原有92個部落,後來有70個部落到了哈薩克汗國,有些部落如克烈、乃蠻、弘吉刺,兩國都有。希瓦汗國的烏孜別克人分四部:基雅特(乞顏)-弘吉剌,畏兀兒-乃蠻,抗格雷-欽察,努庫茲-曼吉特。河中公元時代已有說突厥語的人(匈人),烏孜別克人其實是由粟特與公元前後進入中亞的突厥語民族構成,黑汗王朝與葛邏祿特別重要,隨昔班尼南下的欽察草原烏孜別克部落是最後構成階段。 16世紀中葉的烏孜別克人還沒有完全定居(曾在撒馬爾罕圈地為牧場),與哈薩克人一樣吃肉喝奶(不種田地也不吃麵包),16世紀末定居化加快,17世紀河中只有他們與塔吉克人。1867年,中亞人阿古柏建立的「哲德沙爾汗國」改稱「洪福汗國」,攻佔庫車、庫爾勒,佔領天山以南的南疆。 隨著阿古柏的擴張,大批烏孜別克族人進入新疆,成為今天新疆一個重要的少數民族之一。有些烏孜別克人是在明代前住費爾干納盆地與河中的維吾爾人後人,有些是受阿古柏裹挾至浩罕汗國。不同地方的烏孜別克來源不同,一些烏孜別克人是二十世紀被同化的塔吉克。阿富汗烏孜別克來自欽察人。 在二十世紀前,他們不認為自己是一民族,並且只認為的語言只是一種方言。他們與維吾爾也是二十年代才有自己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