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呂留良

admin

/ 2012-12-18 14:42:07

清·呂留良 呂留良(1629-1683),明末清初傑出的學者、詩文家,又是詩人和時文評論家、出版家。字莊生、又名光綸,字用晦,號晚村,別號恥翁、南陽布衣,崇州崇德縣(今浙江省桐鄉市崇福鎮)人。呂留良自幼聰慧過人,8歲就能賦詩作文。15歲時,明王朝覆亡,清延即頒布剃髮令,對漢族人民施行高壓政策,激起漢族人民的劇烈反抗,從此民族矛盾上升為國內的主要矛盾。呂留良視明王朝覆亡為“天崩地解”。呂氏一生一身傲骨,視仕途如糞土,正是由於呂留良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氣節,他“散萬金之家以結客,往來湖山之間,跋風涉雨,各嘗艱苦。”呂留良不但用家產支援義軍,而且也曾直接參加抗清戰鬥左股中箭,留下終身創傷。《厲耦耕詩》記載有“箭瘢入骨陰輒痛,舌血濺衣洗更新”的詩句。呂留良是在死後49年時,即清雍正十年(1732年),受湖南儒生曾靜反清一案 ​​牽連,被雍正皇帝欽定為“大逆”罪名,慘遭開棺戮屍梟示之刑,其子孫、親戚、弟子廣受株連,無一倖免,鑄成清代震驚全國的文字冤獄。呂氏的民族節概與反清復明思想,多見於其著作《呂晚村先生文集》、《東莊吟稿》等。他的反清思想表現為激烈行動的,清康熙五年(1666年)拒不應試,被革除諸生,當時朝野為之震驚。爾後,康熙十七年、十九年,兩次不應“徵辟”、決意出家為僧、遁跡吳興縣妙山,築風雨庵著書、講學,所著詩詞文章多有“謗議及於皇考”言論。這一時期,可以看出持異端的知識分子還是有一定生存“自由度”的。雍正七年(1729年)的“曾靜案”,使呂留良獲罪的原因主要是他的著 ​​作、日記和書信。他在日記中多有“謗議及於皇考”的言論,被定為“思想罪”。辛亥革命後,呂留良被尊為反清志士,始得昭雪翻案,崇德地方官紳民眾籌資為其建亭立碑。近有論者以為:清初屢興文字獄,而通盤由武力鎮壓轉向思想統制,則是從雍正開始。這一“思想統制”的結果,是終於轉移了有清一代的士風、大大加強了讀書人的奴性。呂留良著有《呂晚村文集》8卷、《東莊詩存》7卷、《續集》四卷;《東莊詩存》6卷(《清詩紀事》作七卷)、《慚書》1卷;與吳之振,吳自牧合選《宋濤鈔初集》.與張履樣合選《四書朱於語類摘抄》38舂;又有《精選八家古文》及後人匯刻其時文評語數種;刻印其遺文墨跡若干卷。此外,還有《大義覺迷錄》(中引用其日記多條)等傳世。 【呂留良自題聯】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風雷。 ——呂留良自題 此聯源典出唐詩人孟郊之詩。其詩原文為:“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風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呂留良巧妙地把“文章”二字前移,替代“吁嗟”二字,從而把孟郊原詩中並不對仗的詩句綴成了一副集、典句自題佳聯。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