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袁枚

admin

/ 2012-12-18 14:50:06

歷史 (1716~1797)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地任知縣,有政聲。乾隆十三年辭官,定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市),築室小倉山隋氏廢園,改名隨園,世稱隨園先生。從此不再出仕。從事詩文著述,廣交四方​​文士。晚年自號倉山居士。 袁枚是清代乾隆、嘉慶時期的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並稱乾隆三大家。他活躍詩壇60餘年,存詩4000餘首,基本上體現了他所主張的性靈說,有獨特風格和一定成就。他有少量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詩歌,如《苦災行》、《徵糧嘆》等。但袁詩思想內容的主要特點是抒寫性靈,表現個人生活遭際中真實的感受、情趣和識見,往往不受束縛,時有唐突傳統,在藝術上不擬古,不拘一格,以熟練的技巧和流暢的語言,表現所感受到的思想體會和所捕捉到的藝術形象,追求真率自然、清新靈巧的藝術風格。其中較突出的佳作,主要有兩類:即景抒情的旅遊詩和嘆古諷今的詠史詩。前類如七古《同金十一沛恩遊棲霞寺望桂林諸山》,寫旅遊廣西桂林七星岩的觀感。其形容洞中鐘乳狀態:“怪石成形千百種,見人欲動爭□□”,如萬古仙鼠、盤古不死、女媧施變、蚩尤噴霧……,想像“山川人物熔在一爐內”、“忽然罡風一吹化為石”,都成了“唐突真宰”、“耿耿群飛欲刺天”的勃勃形象,鮮明而誇張,有浪漫氣息。又如七絕《沙溝》寫山東境內、黃河北岸的旅途風光和感受:“沙溝日影漸朦朧,隱隱黃河出樹中,剛卷車簾還放下,太陽力薄不勝風。”黃昏時在車中所見黃河景色引起詩人觀賞的興致,而北方晚風的寒涼卻使他不願下車,通過這閃念變化的直白,抒發了日薄西山的感慨,寄託著一種朦朧的時代感傷,情在其中,意在言外。後類如七律《秦中雜感八首》之一“百戰風雲一望收”,寫遠望秦中山川的秋色:“旌旗影沒南山在,歌舞台空渭水流,天近易回三輔雁,地高先得九州秋。”歷史感慨和眼前景色相交織,融會而比襯,律整而意長,而詩末以幸遇唐太宗的志士諫臣馬周自比,顯示了遠大抱負的寄託和失志不遇的憂傷。又如七絕《馬嵬》四首之一“莫唱當年《長恨歌》”,指出“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表面上是將白居易《長恨歌》與杜甫《石壕吏》相比,但深一層的詩意獨到,譏刺顯然。他如《到石梁觀瀑布》、《張麗華》、《落花》、《謁岳王墓作十五絕句》等,也都能直抒胸臆,各有新意。由於他有些作品流於淺滑,格調不高,因而貶之者譏其“誤以鄙俚淺滑為自然,尖酸佻巧為聰明,諧謔遊戲為風趣,粗惡頹放為雄豪……,倡魔道妖言,以潰詩教之防”(朱庭珍《筱園詩話》)。但總的看來,袁詩是“學楊誠齋(萬里)而參以白傅(居易)”,“學前人而出以靈活,有纖佻之病”,可謂詩中之“詞曲”(尚□《三家詩話》),有弊病,也有創新。此外,袁枚亦工文章,散文如《祭妹文》、《峽江寺飛泉亭記》等,駢文如《與蔣苕生書》、《重修於忠肅廟碑》等,都頗可讀,傳為名篇。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