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18 14:58:05
歷史 (1631~1700)清代詩人。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順德(今屬廣東)人。清順治三年(1646)清軍陷廣州,其父陳邦彥舉兵抗清,兵敗殉國,全家被害,陳恭尹隻身逃脫。後南明永曆帝授以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之職。南明亡後,定居廣州。因“三藩之亂”,曾被牽連入獄,從此心懷畏懼,壯志漸消,晚年寄情詩酒,曾與官府貴人往來,時人曾諷譏他:“可憐一代夷齊志,錯認侯門是首陽。”因此他的詩前後內容有所不同,然而眷懷故國之思,未嘗消釋。七言律詩對仗工整,又多巧思,綿麗中仍多哀感蒼涼之慨。如“猛士不帶劍,威武豈得申?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擬古》之三)。“西湖歌舞春無價,南宋樓台暮有云。休恨議和□相國,大江猶得百年分”(《西湖》)。此外如《西湖雜興》、《虎丘題壁》、《崖門謁三忠祠》、《九日登鎮海樓》等篇,也都寄託遙深。五古《感懷》及七古《耕田歌》等篇,則反映了人民所受的苦難。他的詩抒寫性情而自成風格,與屈大均、梁佩蘭被稱為“嶺南三家”。著作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