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段祺瑞

admin

/ 2012-12-18 15:39:34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啟瑞,字芝泉,中國安徽合肥(今屬肥西縣)人,為民國時期政治家,皖系軍閥首領。 段祺瑞祖父及叔父皆為淮軍將領。 1885年考入北洋武備學堂,習炮兵科。 1889年獲選派到德國留學兩年學習軍事。回中國後加入袁世凱幕府下,於小站練兵,成為袁的親信,與馮國璋、王士珍並稱為「北洋三傑」(亦被稱為龍、虎、狗;王為龍,段為虎,馮為狗)。1905年任新軍陸軍第四鎮統制,駐軍天津馬廠。 1909年1月2日,袁世凱被「著即開缺,回籍養痾」,臨走前將北京私宅贈與段祺瑞。段祺瑞仍留軍中,任陸軍第六鎮統制。 1910年5月25日,清廷以段祺瑞督辦北洋陸軍學務有功,賞頭品頂戴。12月18日加侍郎銜,外放任江北提督,駐江蘇淮安清江浦,負責本地治安。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任清軍第二軍軍統,湖廣總督。 1912年初,奉袁世凱旨意領銜北洋將領四十六人通電,迫使清帝退位。 中華民國建立之後,段祺瑞出任陸軍總長。 1913年,一度代理國務總理,調兵鎮壓二次革命。此後又署理湖北都督兼領河南都督。 1914年日軍佔領青島,段主張對日本決一死戰。 1915年5月「二十一條」簽訂後,段辭職赴西山養病。年底袁世凱洪憲帝制時,段表示不擁護。 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改為共和,邀請段出山任國務總理。袁死後,段繼續任國務總理。他是北洋政府派系內的皖系領袖。 1917年,與總統黎元洪之間因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問題引發府院之爭,引發由張勳領導的溥儀復辟。復辟歷時十二日後即被段於天津馬廠誓師鎮壓。在繼任的馮國璋總統任期內,就解決南北分裂,統一中國的方式問題,與馮發生第二次府院之爭,於1917年11月22日辭職。 1918年3月22日復職。同年10月,馮就任總統期滿,安福國會選舉徐世昌為總統。段與馮氏約定共同下野[1]。段氏通過安福系繼續在幕後操縱政權。1920年7月在直皖戰爭中失敗,退隱天津。 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總統曹錕,先邀請孫中山北上,後與奉系妥協,請段出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臨時執政。 1925年4月24日,段正式下取消法統令,廢除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由臨時參政院替代之。 1926年3月18日發生了政府鎮壓北京學生運動的三·一八慘案,同年4月9日被馮玉祥驅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當寓公,潛心佛學,自號「正道居士」。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拒絕與日本人往來,頗有操守。 1933年2月段祺瑞移居上海。 1935年被任命為國民政府委員,但沒有就職。 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葬於萬安公墓。 段臨終遺言有「八勿」,即:「勿因我見而輕起政爭,勿尚空談而不顧實踐,勿興不急之務而浪用民財,勿信過激言行之說而自搖邦本。講外交者,勿忘鞏固國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國粹;治家者,勿棄國有之禮教;求學者,勿鶩時尚之紛華。」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