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民俗文化勝地--涇川

admin

/ 2012-12-01 13:55:31

涇川位於甘肅省平涼地區,是古代羌戎部族與中原民族融合後的民族聚居區,其民俗包含羌戎遺風和中原習俗,其游牧生存狀態和農耕生存狀態滲透於尋常百姓日常生活的精微細節之中,以農牧民俗或肉食麵食民俗的兩重性,在人類民俗學史中獨占燦爛的一頁,使涇川順理成章地成為西王母文化信仰區的民俗經典勝地。 涇川西王母祖廟廟會,具有西王母信仰民俗的經典性,廟會始於宋天寶戊辰年(968),至今是第1035屆,該廟會以紀念中華人 ​​文先祖西王母,祈求長壽幸福、國泰民安為主旨,吸引陝、甘、寧民眾奔波數百公里,台胞越過海峽與縣域民眾一起赴會,最多達10多萬人。當日下午,涇川縣城居民傾城出動,端午、農曆七月十八日還有回山萬人遊之俗。祖廟廟會,是國內罕見的以民間信仰傳承西王母文化的西王母民俗,正如專家評價,其“規模之大,歷史之久,影響之遠,在全國所有西王母廟會中可謂第一。” 村村有傳統節會,傳承以《王母經》、《玉皇王母經》為代表的民文,具有漢民族祭祖敬賢的經典性。涇川鄉下村社間,以西王母民俗文化為代表的村落節會達161處。40年代,全縣城鄉戲樓一度達164處,其中建於明代的8處,建於清代的139處。漢民族祭祖敬賢的習俗,以傳統節日和俗成日期固定,代不簡斷,每年正月初三至臘月二十八,除夏秋收割日外,全縣各村社節會日期首尾或會期重疊,長年不斷。靠募捐形式,集萬民之力,以公演秦腔、眉戶、道情為主的歷史戲曲為主要形式,為民眾娛樂、春遊、慶豐年提供空間,紀念西王母和儒、釋·、道創始人,還有著名文臣武將,鄉賢先祖。常年不斷的節會表明常年不忘歷史和西王母信仰。 民間多種禮儀程式及傳人的經典性,指漢民族從出生到成年、老年的各種祝福儀式、程式,強化以 ​​人為本、天人合一的樸素生命觀念。 民間社火、嗩吶及各種表演、運動的經典性,融戲曲、民歌、器樂曲、社火,歌謠、武打、說唱、民間小品、鞦韆、春遊形式於一體的民間表演、運動,以內容正宗、傳承程序嚴謹表現漢民族愛文藝又愛體育的樸素天性。工具、器物的經典性是漢族聚居區,但又有游牧與農耕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並存的吃穿住行娛的各種工具、器物的製作風格,使用功能。清代皮影收藏和劇目達1000多件(種),民間收藏的生產、生活、娛樂、信仰的民俗文物、藏品豐富,具有包容性遍及全國的經典性。西王母宴菜系列,涇川小吃達上百種,正宗傳承著戎族融成漢族之後的麵食文化經典。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諺語、歌謠、著述、老照片的經典性,指實證、記錄了史前數十萬年前至今人類發祥的全過程。古樹名木的經典性,指100年至1500年的2000多棵古樹名木、3處100年至400年還在掛果的2000多畝文物果園,述說著黃河上游曾是人類生態樂園的歷史和滄海桑田大規律的話題。古窯洞,近代高窯洞、套窯洞達40000多孔,一部分還在使用,成為西戎與中原民族融合後聚居區的窯洞民居經典。 探古覽今,涇川民俗的經典性在於:涇川西王母廟會,可謂世界之最,其民俗獨特、珍稀、悠久;4萬餘孔窯洞,從西王母羌戎古 ​​部族“穴處”起至今沒有斷代,對黃土高原人類住區的民居建築藝術和居住資源可持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構成了黃土窯洞建築群落和人類住區的典型例證,在不可逆轉的社會文化經濟變動影響下開始成為遺產。一覽涇川民俗,便知黃河上游西王母文化信仰區民俗的全部。 遍地是寶的涇川,處處是遺存,時時現民俗,民俗的軟硬件在民間俯拾皆是,不可多得處還在於存在於原生狀態之中,使龍的傳人與虎的傳人共為中華民族融匯地的涇川,既保留了西王母古部族的游牧民俗,又保留了中原諸夏民族的麵食民俗,合二為一之後,既有隴山以西至崑崙的民俗精華,又有隴山以東至中原的民俗主體,構成了涇川地區強烈的地域特色,這就是龍虎文化共存的經典民俗,使民俗文化勝地在涇川顯示著原生態的永恆魅力。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