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民間戲曲藝術

admin

/ 2012-12-01 14:01:16

京劇 是流行全國、影響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劇種,已有20O年的歷史。表演上歌舞並重,融化了武術技巧,多用虛擬性動作,節奏感強,創造了許多程式性的表演動作。演唱時講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樂性,在唱、念、做、打方面自成藝術體系,對各地劇種影響很大。京劇的角色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當,以演歷史故事為主。著名老生有譚鑫培、余叔岩、言菊朋、馬連良、周信芳等;著名的四大名旦是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越劇   是江南流行較廣、深受群眾歡迎的地方戲曲之一。發源於浙江一帶,即古越國所在地,故名越劇,已有七八十年的歷史,是由說唱藝術"落地唱書"發展而成的。後加幫腔並向樂隊伴奏發展,吸收紹劇音樂成分,豐富並創立了自己的板式。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 ​​,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地方色彩。著名演員有: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蘭、王文娟等。河北梆子   是我國河北省主要戲曲劇種。過去曾有京梆子、直隸梆子、衛(指天津衛)梆子之稱,1952年始定名為河北梆子。流行於京、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山東諸省部分地區。它是在清代中葉由傳入河北的秦腔和山西梆子逐漸演變而成的。唱念以北京語為基礎。腳色行當分類及其表演程式與京劇大體相同。著名演員有:李桂雲、韓俊卿、銀達子等。黃梅戲   是安徽省的地方劇種,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區,在以黃梅採茶調為主的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而成。它的唱腔保留民歌本色,委婉動人,在表演上保持載歌載舞的特點,生活氣息濃厚。著名演員有嚴鳳英、王少舫、潘景利等。 湖南花鼓戲   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等之分,各具不同的風格。它由湘南民歌發展而成,從一旦一丑演唱發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戲的傳統劇目約有400多個,音樂曲調300餘支。按其結構和音樂風格的不同可分為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四類,都有粗獷爽朗、地方色彩濃郁的特點。著名演員有廖春山、王佑生、張樹生等。方山大鼓又名"麻雀蹦",是南京市江寧區方山一帶著名的民間舞蹈。整個舞蹈模仿麻雀張翅、啄稻、亮翅、抱窩等神誌,給人一種歡快奮進之感。現在的方山大鼓已發展為大人和少兒兩種方式,表演者也增加到12面大鼓、12面鑼、10面釵,並配以彩旗,氣勢更為壯觀,場面更為宏大。方山大鼓   又名"麻雀蹦",是南京市江寧區方山一帶著名的民間舞蹈。整個舞蹈模仿麻雀張翅、啄稻、亮翅、抱窩等神誌,給人一種歡快奮進之感。現在的方山大鼓已發展為大人和少兒兩種方式,表演者也增加到12面大鼓、12面鑼、10面釵,並配以彩旗,氣勢更為壯觀,場面更為宏大。 崑劇 是我國的古老劇種,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500餘年的歷史。它的劇目豐富,曲調清新婉轉,表演優美動人。樂隊以笛子主奏,兼用管(蕭)、笙、琵琶等樂器。它的音樂曲牌、表演舞蹈對其他劇種影響很大。 崑曲有南昆、北昆之分,流行於北方地區者稱為北昆,流行於江浙一帶者稱為南昆。著名演員有:余振飛、韓世昌、李淑君、洪雪飛、王博淞等。川劇   是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的地方戲曲中的一個劇種。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三分唱,七分打,半台鑼鼓半台戲,熱鬧非凡,表現了巴渝人樂觀與豁達的天性。川劇中的"變臉"是獨具魅力的表演技巧,有扯、揉、吹等形式,乾淨迅速,令人驚嘆。豫劇   又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是河南省主要劇種之一。流行地區甚廣。豫劇音樂分為四個流派:祥符調、豫東調、豫西調、沙河調。豫劇一向以唱功見長,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口語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暢,易為聽眾聽清,表演風格樸實,鄉土氣息濃厚,深受觀眾歡迎。傳統劇目有600多個。著名演員有:常香玉、陳素貞、崔蘭田、高潔、魏雲、馬琳等.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