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

admin

/ 2012-12-01 17:08:04

中醫對生命與疾病的認知是基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產生的認識人體生命現象和疾病規律的一種醫學知識。中醫生命與疾病的知識起源于傳說中的遠古黃帝、岐伯時代,以《黃帝內經》為標誌的中醫生命與疾病知識體系的形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中醫生命與疾病知識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髒象、經絡、疾病與證候、病因病機、辨證、治則治法、五運六氣等內容。 中醫學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生命活動,以及人與自然、社會等外界環境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陰陽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陰陽失調則導致疾病的發生變化。中醫學運用五行學說闡述人體與自然界、人體各部分之間的聯繫以及疾病發生發展的機理,並用以指導疾病的治療。髒像是人體重要的生命現象,主要包括五臟、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精、氣、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有聯絡全身的作用。經絡系統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以及絡脈等,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基礎,也是針灸、推拿等療法的重要理論依據。病因是研究疾病發生原因和條件的學說,包括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和飲食勞倦等。病機學說是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學說。辨證論治是運用望、聞、問、切等方法診察疾病,將診察結果加以分析、綜合得出結論,確立治療的原則。治則治法是治療疾病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與方法,是中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總結出的治療規律,主要有調整陰陽、扶正祛邪、標本緩急,以及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等。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物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影響的系統知識。 對疾病、證候的認識,中醫學有著獨特的理論與方法。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正邪消長的表現。《黃帝內經》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疾病觀。《傷寒雜病論》等早期文獻中記載了大量對疾病的認識,隋代的《諸病源候論》中記載了67門1720種病證。 中醫生命與疾病的認知是構成中醫學知識的核心,對中醫養生、診法、療法、方劑、中藥、針灸及臨床實踐的各個環節發揮指導作用。但是,受西方醫學的影響,能夠理解和傳承這一知識的人日漸減少,面臨保存與發展的困境,亟待得到尊重保護和發展。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