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1 17:20:40
二十四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先賢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西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訂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定于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它們是: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它們是: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它在現行的西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相差1至2天。 二十四節氣為中國大眾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二十四節氣的影響,一些節氣和民間文化相結合,已經成為人們的固定節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節日的氛圍,夏至、暑伏也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以致民間有「冬至餃子、夏至面」、「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說法。在這些節令中,往往伴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二十四節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其中既包括相關的諺語、歌謠、傳說等,又有傳統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工藝品、書畫等藝術作品,還包括與節令關係密切的節日文化、生產儀式和民間風俗。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具體表現,具有很高的農業歷史文化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