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秧歌

admin

/ 2012-12-01 17:51:36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在民間,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高蹺秧歌」,不踩蹺表演的稱為「地秧歌」。近代所稱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歷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仲介紹的民間舞隊中就有「村田樂」的記載,清代吳錫麟的《新年雜詠抄》中明文記載了現存秧歌與宋代「村田樂」的源流關係。現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隊為主要形態,舞隊人數少則十數人,多時達上百人,既有集體舞,也有雙人舞、三人舞等多種表演形式,根據角色的需要手持相應的手絹、傘、棒、鼓、錢鞭等道具,在鑼鼓、嗩呐等吹打樂器的伴奏下盡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動作和風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渾,有的柔美俏麗,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秧歌是中國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娛性的,自娛娛人,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各地均出現過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間秧歌藝人,很多民間藝人對新中國舞蹈事業的建設發揮過重要作用。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文化環境隨之發生變化的今天,能夠掌握傳統秧歌技藝和純正舞蹈風格的民間藝人已寥若晨星,保護和傳承工作亟待進行。 秧歌•昌黎地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北省昌黎縣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分佈在河北省昌黎、盧龍、撫甯、樂亭、灤縣等地。它最早產生於元代,一直流傳至今。 昌黎地秧歌從形式到內容都有鮮明的個性。它形式上分為排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兩種,內容上除「平秧歌」無固定情節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地秧歌的行當分為「妞」、「醜」、「」、「公子」幾種,表演各具特色。昌黎地秧歌產生之初,各行當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結構、服飾上受蒙古族文化影響,現在地秧歌中「醜」角所戴的「纓子帽」就是從蒙古族服飾發展而來的。昌黎地秧歌與當地的民間歌舞、小戲有密切聯繫,表現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呈現出角色化、行當化的藝術特徵,能深刻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豐富細膩地表達動作意圖,這在民間舞蹈中顯得十分突出。昌黎地秧歌中著名的秧歌小戲有《撲蝴蝶》、《鋸缸》、《王二小趕腳》、《傻柱子接媳婦》、《跑驢》等。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強調身體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扭動靈活,表現詼諧有趣。以著名民間藝人周國寶為代表的周派、張謙為代表的張派、盧鳳春為代表的盧派等幾種地秧歌的風格流派各具魅力,家喻戶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昌黎地秧歌節目《跑驢》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獲得銀獎。1996年,昌黎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昌黎地秧歌是一種體現農民生活情趣、舞蹈風格鮮明獨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農業社會、農村生活的部分特徵和農民樂觀詼諧的精神風貌。但由於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藝人高齡化等原因,昌黎地秧歌的傳承面臨著嚴峻形勢,亟待搶救和保護。 秧歌•鼓子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商河縣 鼓子秧歌分佈在今山東魯北平原的商河地區,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據當地著名老藝人說,北宋年間,商河一帶連年受災,包公從河南到此放糧,賑濟災民,並由他的屬下把鼓子秧歌傳授給當地百姓。後來每逢新春佳節人們就跑起秧歌,以示對包公的感激之情,流傳至今,相沿成俗。 鼓子秧歌在商河民間上至老者下至少兒都愛學會跳。全縣21個鄉鎮,八百多個村都能組織秧歌隊。秧歌隊伍中有傘頭、鼓子、棒槌、臘花、丑角五種角色,表演風格迥異,韻味獨特。現存鼓子秧歌主要分為「行程」和「跑場」兩部分,「行程」是舞隊在行進或進入場地前的舞蹈;「跑場」是表演的主體,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場」和「武場」。鼓子秧歌表演所跑的場子隊形極為豐富,有「牛鼻鉗」、「勾心梅」、「一街二門」、「六六大順」、「裡四外八」、「八條街」、「四門鬥」等百余種。「傘頭」動作圓潤,「鼓子」動作粗獷豪放,「棒槌」動作輕巧敏捷,「臘花」動作潑辣大方,而顛顫、劃圓、蹲撲、跳竄等動作為各角色所共有。 鼓子秧歌舞者眾多,組織嚴密,形式完整,舞技健美,氣勢磅礴,蘊藏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富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新中國成立後,鼓子秧歌多次參加全國民間藝術大賽,屢獲大獎。1996年,商河縣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鼓子秧歌的繼承與發展,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研究價值。 秧歌•膠州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膠州市 膠州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又稱「地秧歌」、「耍秧歌」、「蹺秧歌」、「扭斷腰」、「三道彎」等,流行於山東省膠州市東小屯村一帶。膠州秧歌起源于清咸豐年間,據清代宋觀煒所作《秧歌詞》的描述推測,當時的膠州秧歌舞蹈動作、行當名稱、服裝道具等與現在基本相同。 膠州秧歌有膏藥客、翠花、扇女、小、棒槌、鼓子等角色,基本動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醜鼓八態」等,表演程式有「開場白」、「跑場」、「小戲」三部分,跑場隊形有「十字梅」、「四門鬥」、「兩扇門」、「正反挖心」、「大擺隊」、「繩子頭」等,還有《送閨女》、《三賢》、《小姑賢》、《雙推磨》等小戲。膠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動作抬重踩輕腰身飄,行走如同風擺柳,富有韌性和曲線美,「扭斷腰」、「三道彎」為其代表動作;「棒槌」的動作輕脆灑脫;「鼓子」的動作有「醜鼓八態」,韻味奇特。其音樂由打擊樂、嗩呐牌子、民間小調三大部分組成。小戲秧歌原有72個劇碼,現存135個。膠州全市現有秧歌隊一百多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關人員曾先後七次對膠州秧歌進行挖掘整理,現已將其編列為漢民族舞蹈的教材之一。1996年,小屯村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稱號。 膠州秧歌萌生於鄉土,活躍于民間,在發展中自行流變,是群眾自發參與、自由宣洩、自娛自樂的廣場民間藝術,展現了膠東農村女性特有的健美體態和情性魅力,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研究價值。 秧歌•海陽大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海陽市 海陽大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間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於山東半島南翼、黃海之濱的海陽市一帶。 海陽大秧歌是一種集歌、舞、戲于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它遍佈海陽的十余處鄉鎮,並輻射至周邊地區。據海陽趙家莊《趙氏譜書》記載:「紈褲子弟(趙)通,世襲(大嵩衛)指揮、鎮撫,誥封武略將軍。洪熙元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賜‘七葉衍祥’金額,懸匾谷旦,諸位指揮偕縉紳光臨賜賀。樂舞生聞《韶》,率其創練之秧歌,舞唱于庭,其樂融融。」據此可知,海陽秧歌實創于明代。 海陽大秧歌表演內容豐富,隊伍結構嚴謹,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出行時排在最前列的是執事部分,其次是樂隊,隨後是舞隊。舞隊有各類角色幾十人,其中包括指揮者——藥大夫,集體表演者——花鼓、小、霸王鞭,雙人表演者——貨郎與翠花、箍漏與王大娘、醜婆與傻小子、老頭與老婆、相公與媳婦等,排在最後的是秧歌劇人物或戲曲雜扮者。秧歌隊常用陣式有「二龍吐須」、「八卦鬥」、「龍擺尾」、「龍盤尾」、「二龍絞柱」、「三魚爭頭」、「眾星捧月」等。海陽秧歌舞蹈動作的突出特點是跑扭結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動,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潑大方;男性顫步晃頭、揮臂換肩,爽朗風趣。 海陽大秧歌是海陽人民集體智慧和創造精神的體現,在現實中,海陽秧歌鮮明地展現了海陽農村百姓的精神風貌和性格特徵,是一方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審美價值和歷史價值,對於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海陽大秧歌現已被編列為漢民族舞蹈教材之一。1996年,海陽市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秧歌•陝北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綏德縣 陝北秧歌是流傳于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傳統舞蹈,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它主要分佈在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綏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綏德可謂陝北秧歌的中心,那裡的農村至今仍保留傳統的秧歌表演程式、禮俗和風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鄉人驅儺的「神會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後才興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數十人,有的多達近百人,在傘頭的率領下,踏著鏗鏘的鑼鼓,和著嘹亮的嗩呐,作出扭、擺、走、跳、轉的動作盡情歡舞。沉浸在歡樂愉快的喜慶氣氛中的陝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紅火。秧歌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蹺、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成浩浩蕩蕩的秧歌隊。傳統的老秧歌、神會秧歌中保存著「起場」、「謁廟」、「敬神」等祭祀禮俗,表演中還有拜門(又稱沿門子)、搭彩門、踩大場、轉九曲等活動。一個秧歌隊從數十人到上百人不等,表演中有「原地扭」、「走十字步」、「三步一跳」、「斜身步」、「抖肩步」等,陝北秧歌分為「大場」和「小場」兩種,大場隊形變化豐富,有「龍擺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龍吐水」、「十二蓮燈」等數百種排列法;小場表演包括「水船」、「跑驢」、「高蹺」、「霸王鞭」等。也可根據動作風格和內容劃分為「文場子」、「武場子」、「踢場子」、「醜場子」等;其中「踢場子」為表現男女愛情生活的雙人舞,有較高難度的舞蹈動作,需展示「軟腰」、「二起腳」、「三腳不落地」、「龍爪穿雲」、「金雞獨立」、「金鉤倒掛」等高難技巧。陝北秧歌在1942年的延安新秧歌運動中成為主角,被賦予了新的精神風貌和時代內容,並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而傳遍全國。 陝北秧歌表現了陝北群眾質樸、憨厚、樂觀的性格,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 秧歌•撫順地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撫順市 撫順地秧歌,有時也被稱為「韃子秧歌」,是一種形成年代久遠,民族性、民間性及地域特色都極為濃厚的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傳在今遼寧省撫順滿族發祥地一帶。撫順地秧歌形成于清初,一直流傳至今。它與滿族先世的民間舞蹈有著直接的淵源關係。據史書記載,唐代已有名為「踏錘」的舞蹈,明代有被稱為「莽式」的歌舞,它們對撫順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撫順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裝打扮的「韃子官」和僅穿皮襖、斜挎串鈴及各種生活和狩獵器具的「克裡吐」(俗稱「外韃子」)。其表演動作多源自躍馬、射箭、戰鬥之類滿族原始狀態的生產生活,也有的系模仿鷹、虎、熊等動作,其中多有傳統舞蹈的元素。秧歌動作中的蹲、跺、盤、擺、顫等姿態豐富、剛勁豪放,具有鮮明的漁獵生活和八旗戰鬥生活的特色。其伴奏音樂借用了滿族薩滿跳神的打擊樂形式,有「老三點」、「七棒」、「快鼓點」等演奏方式,與漢族秧歌有較大區別。撫順地秧歌自清代以來一直在撫順地區流傳,深得群眾喜愛。據1986年調查,當時尚有50個秧歌隊在活動,然而目前淵源和傳承人譜系較為清楚的只有4個秧歌隊。 撫順地秧歌在民間流傳久遠。由於環境變化、老藝人數量減少等原因,經常性的撫順地秧歌活動已難於開展,表演的走陣、動作也有逐漸被簡化的趨勢,正瀕臨消亡,需要大力扶持。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