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獅舞

admin

/ 2012-12-01 17:53:38

獅舞,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華各族人民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獅舞歷史久遠,《漢書•禮樂志》中記載的「象人」便是獅舞的前身;唐宋詩文中多有對獅舞的生動描寫。現存獅舞分為南獅、北獅兩大類,南獅具有較多的武功高難技巧,神態矯健兇猛;北獅嬌憨可愛,多以嬉戲玩耍為表演內容;根據獅子假型製作材料和紮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獅舞種類繁多,異彩紛呈。 獅舞•徐水舞獅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北省徐水縣 河北是北獅的發祥地。徐水縣北裡村獅子會創建于1925年,以民間花會形式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得以迅速發展。 徐水舞獅的啟用時間主要在春節和春季寺廟法會期間,表演時由兩人前後配合,前者雙手執道具戴在頭上扮演獅頭,後者俯身雙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綴成的獅皮飾蓋扮演獅身,兩人合作扮成一隻大獅子,稱太獅;另由一人頭戴獅頭面具,身披獅皮扮演小獅子,稱少獅;手持繡球逗引獅子的人稱引獅郎。引獅郎在整個舞獅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氣概,還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過獅子」、「後空翻上高桌」、「雲裡翻下梅花樁」等動作。引獅郎與獅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獅的一個重要特徵。徐水舞獅的基本特徵是外形誇張,獅頭圓大,眼睛靈動,大嘴張合有度,既威武雄壯,又憨態可掬,表演時能模仿真獅子的看、站、走、跑、跳、滾、睡、抖毛等動作,形態逼真,還能展示「耍長凳」、「梅花樁」、「跳樁」、「隔樁跳」、「亮搬造型」、「360度擰彎」、「獨立單樁跳」、「前空翻二級下樁」、「後空翻下樁」等高難度技巧。 徐水舞獅在中國民間藝術表演中佔有重要地位,1953年,曾到首都北京參加全國民間藝術匯演,並代表國家多次出訪演出。曾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的比賽中獲一等獎。河北省雜技家協會于2001年10月正式命名北裡村為「雜技舞獅之鄉」。目前,由於舞獅道具昂貴、培養新人不易等原因,徐水舞獅面臨傳承危機,亟待有關部門加以搶救、扶持。 獅舞•天塔獅舞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襄汾縣 山西襄汾其陶寺的獅舞始于隋唐時期,歷經宋元明清,經久不衰,被稱為「天塔獅舞」。 天塔獅舞具有驚、險、奇、絕、美的藝術特徵。塔臺高高聳立,動作大起大落,令人驚歎;表演過程內含科學的力學原理,再加上安全的保護措施,看上去險實則無險;獅子眼、舌、尾活動自如,能做出口吐條幅之類的表演,使人感到稀奇;天塔獅舞在力量中融入技巧,特技中滲透文化,堪稱一絕;這種高臺表演,空中造型優美,顯示出動人的魅力。 天塔獅舞具有獨特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絕技。天塔獅舞曾獲中國第七屆藝術節優秀獎,山西省第一屆及第三屆廣場文化節金獎。當前,搶救、保護、研究獅舞,對美學、民俗學及音樂舞蹈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獅舞•黃沙獅子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臨海市 「黃沙獅子」始創于北宋年間,主要活動于浙江臨海市西北山區白水洋鎮的黃沙洋一帶。此地民風剽悍,朴茂近古,崇尚習武,且舞獅風俗由來已久。 這項傳統表演藝術的最大特點是把民間精湛武藝與傳統舞獅表演巧妙地結合起來,舞武一體。它不但能在地上翻滾嬉戲,又能在高臺上表演各種風趣的動作。表演時,演員在八仙桌上翻飛的同時,還兼耍「過堂」、「桌上筋斗」、「下爬點」、「懸桌腳」、「疊羅漢」等翻桌動作。跳桌是整個表演中難度較高的,四十幾張桌子呈梯形相疊,跳桌到最高時,由九重桌子堆疊起來約有三丈二尺高,一個「絕」字就落在最高的第九重桌子的四隻腳上——桌腳朝天,一個藝人就在這四隻桌腳上跨步移動,脫鞋脫襪,盡顯絕技。 黃沙獅子舞武一體,娛神娛人,剛柔相濟,具有獨特的地方文化特徵,寄託著民眾美好的期盼,從大年三十開始到二月初二這一段時間,藝人們要走村串鄉地去表演。黃沙獅子的中心區域黃沙洋及其傳播地的百姓們祈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財兩旺、吉慶平安,都祈盼舞獅為他們賜吉祥,消災降福,熱熱鬧鬧地度過節慶。 黃沙獅子在民俗學、社會學、美學、人類學等方面具有研究價值。隨著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的迅猛發展,傳統社會的審美觀念和文化生活方式發生的變異,如今健在的能夠表演黃沙獅子的老藝人不到10人,這種極具觀賞性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面臨斷代和失傳危機。 獅舞•廣東醒獅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遂溪縣、廣州市 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明代時,醒獅在廣東出現,起源于南海縣。現流傳于廣東、廣西及東南亞各國華僑中間;在廣東境內主要分佈在佛山、遂溪、廣州等縣市。 醒獅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文化活動。表演時,鑼鼓擂響,舞獅人先打一陣南拳,這稱為「開樁」,然後由兩人扮演一頭獅子耍舞,另一人頭戴笑面「大頭佛」,手執大葵扇引獅登場。舞獅人動作多以南拳馬步為主,獅子動作有「睜眼」、「洗須」、「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臺飲水」、「獅子吐球」、「踩梅花樁」等。其中「采青」是醒獅的精髓,有起、承、轉、合等過程,具戲劇性和故事性。「采青」歷經變化,派生出多種套路,廣泛流傳。遂溪醒獅在表演上從傳統的地獅逐步發展到凳獅,由凳獅又發展到高臺獅、高竿獅,由高竿獅又發展到樁獅。樁獅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如增加了走鋼絲、騰空跳等表演類。最高的樁接近3米,跨度最大達3.7米,充分體現了「新、高、難、險」的特色,被譽為「中華一絕」。廣州市的沙坑醒獅的道具造型特點是:獅頭額高而窄,眼大而能轉動,口闊帶筆,背寬、鼻塌、面頰飽滿,牙齒能隱能露。表演分文獅、舞獅和少獅三大類。通過在地面或樁陣上騰、挪、閃、撲、迴旋、飛躍等高難度動作演繹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八態,表現獅子的威猛與剛勁。 自古以來,廣東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 20世紀80年代以來,幾乎鄉鄉都有自己的醒獅隊,一年四季,開張慶典鑼鼓聲不斷,逢年過節,獅隊便上街采青、巡演。各鎮、鄉村群眾性的獅藝普及也盛況空前。廣東醒獅已成為全國知名的為廣東特有的民間舞品牌。醒獅活動也廣泛流傳于海外華人社區,成為海外同胞認祖歸宗的文化橋樑,其文化價值和意義十分深遠。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