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皮影戲

admin

/ 2012-12-01 18:13:17

皮影戲是一種用獸皮或紙板剪制形象並借燈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戲曲形式。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幾乎遍及全國各省區,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如陝西的華縣皮影戲、華陰老腔皮影戲、阿宮腔皮影戲、弦板腔皮影戲,甘肅的環縣道情皮影戲,山西的孝義碗碗腔皮影戲,河北的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浙江的海甯皮影戲,湖北的江漢平原皮影戲,廣東的陸豐皮影戲,遼寧的複州皮影戲、淩源皮影戲等。 皮影戲的形成時代尚無確考,但據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它至晚在宋代已經成熟和盛行,東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戲藝人已有董十五、趙七、曹保義等9人。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畫中有一幅《影戲圖》,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當時山西皮影演出的實況。經過宋、金、元、明四個歷史時期的發展,流行全國各地的皮影戲在清代呈現出繁榮局面。 皮影戲雖然種類繁多,但區別主要在聲腔和劇碼方面,至於影人製作和表演技術則大同小異。影人一般是先將牛皮或驢皮、羊皮刮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狀後再刻制上彩,其雕繪工藝講究刀工精緻,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頭、身、四肢等幾部分,均為側影,頭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著服飾,塗油彩後用火磚烘烤壓平即成。演出時將影人的頭插于身部,身與四肢相接,同時在身部和兩手安上三根竹扡,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還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道具主要為影窗,俗稱「亮子」,一般高3尺,寬5尺,最高不過4尺,寬不過6尺,以白紙作幕,以便單人操作。其次為油燈一盞,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動作。 皮影戲是我國重要的民間傳統藝術,近年來由於現代影視藝術的衝擊,觀眾和演出市場日益減少,許多皮影戲面臨消亡的危險,亟待搶救與保護。 皮影戲•唐山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北省唐山市 唐山皮影又稱灤州影、樂亭影、驢皮影,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一。通常認為灤州影戲初創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國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唐山皮影戲的主要操縱演員有兩個人,即「上線」和「下線」。支配影人動作的杆子有3根,分別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戲演出通常有拿、貼、打、拉、唱五種分工,有「七忙八閑」之說。 唐山皮影戲的劇本又稱「影卷」,現存至少500多部。其中「連臺本」有130多部,單本劇也很多。劇碼有《五鋒會》、《二度梅》、《青雲劍》等。皮影傳統劇本的文學結構為人物出場有上場「詩」,下場「對」。其格律常用 「七字句」、「十字錦」、「三趕七」、「五字賦」、「硬散」、「大金邊」、「小金邊」等。這些唱詞結構都是以對偶的上下句為其結構的基本單位,每段唱詞一般都是由若干對聲韻相同的上下句組成。唐山皮影以樂亭方言為基礎,以唱功見長,風格獨特,為板腔體。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淒涼調、悲調、游陰調、還陽調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趕七等各種腔調。 皮影的雕刻要經過刮皮漿皮、拓樣雕刻、著色塗油、拼釘裝杆幾個步驟。刀口和上色是最能體現雕刻藝人水準的地方。人物造型分為生、小、大、鬢、醜等。 唐山皮影的劇碼內容是深層剖析當地社會民俗民風、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歷代唐山皮影藝人對唱腔表演、舞臺道具的材料和技藝的改良與創新從未間斷過,這些經驗是今人和後人的寶貴財富。唐山皮影的傳承延續著口傳心授的方式,為文化傳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鑒價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樂、表演、造型有著本地域特有的風格,受到國內外同行和觀眾的讚譽,具有很高的欣賞與研究價值。 現在,能夠進行皮影戲劇本創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藝人年齡偏大,找不到徒弟傳承,欣賞皮影藝術的人也越來越少。唐山皮影面臨著失傳的困境。 皮影戲•冀南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北省邯鄲市 冀南皮影主要流布于河北邯鄲多個縣區。 冀南皮影戲源遠流長,據傳是北京宮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佈于河北南部,並影響到冀中、冀北等地區。冀南皮影戲是宋代中原皮影戲重要的嫡脈,它與河南皮影有著重要聯繫。 冀南皮影造型古樸,雕繪結合,造型體制簡練,體現著我國皮影戲的早期風貌。冀南皮影劇碼豐富,演唱沒有文本,完全是口傳心授,對白幽默風趣,非常口語化,表演起來通俗易懂,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樂器。樂隊配有板胡、二胡、悶笛、三弦、嗩呐、笙等樂器,現在又配上了電子琴。武場配有板鼓、戰鼓、大鼓、大鑼、小鑼、大鑔、小鑔、馬號、梆子等。冀南皮影戲班社依然保持著傳統的習俗,基本上體現了原生態皮影戲的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戲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時至今日卻陷入十分尷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數皮影藝人年事已高無法演唱,中年藝人特別是年輕藝人很少,影戲箱也越來越少,有的班社只留下道具,而藝人已經沒有了。據在冀南6個縣的統計,現在尚可演出的皮影戲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個減少至10余個,皮影藝人由過去的近千人減少到100余人,演出劇碼從過去的200多個減少到30多個,而且演出場次越來越少,演出範圍越來越小。傳統的皮影表演技藝難以得到傳承,其唱腔、口傳劇碼、雕制方法等,幾乎面臨失傳。 皮影戲•孝義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孝義市 孝義皮影戲是我國皮影戲的重要支派,因流行於山西省孝義市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有班規、雕簇者存在,說明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發展成熟。據專家考證,孝義皮影起于戰國,是我國最早的皮影發源地之一。 皮腔是皮影戲的曲調,因皮腔音樂以嗩呐為主要伴奏樂器,故又稱「孝義吹腔」。孝義吹腔是中國最早的民間吹腔之一。 孝義皮影以麻紙糊窗作螢幕,憑藉懸吊在紙窗後的麻油燈亮影,因此亦稱「燈影兒」、「紙窗子」。一般紙窗面積為1.75m×1.21m。紙窗糊制有嚴格的裁紙、毛邊、對口、粘貼、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無皺雪白無瑕。 孝義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為雕刻材料,體高58~60cm,俗稱「二尺影」。到清代,皮影體高縮至42~48cm,俗稱「五尺影」,三歲牛皮為雕刻上等材料。孝義皮影造型粗獷,簡練誇張,線條遒勁有力,極富韻味。 明清時為孝義皮影的鼎盛期,孝義境內皮影班社多達60多家,隨後逐漸衰落。1956年成立孝義市木偶皮影藝術團,「文革」時期撤銷。1978年恢復皮影戲演出,曾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演出,赴英國交流訪問演出。1995年,孝義皮影中的武將形象作為郵票圖案被全國人民認識。孝義皮影劇碼豐富,現收藏有200余本,這些劇本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極具學術價值。對孝義皮影戲形成和發展的研究,有助於探討中國戲曲發生和演變的內在規律,瞭解皮腔原生態的唱腔結構。 皮影戲•複州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瓦房店市 複州皮影戲是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由陝西來東北戍邊的士兵傳來的。複州皮影戲真正活躍和盛行的時間是在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1),當時河北一帶「白蓮教」盛行,有皮影藝人也參加「白蓮教」,被清政府誣為「懸燈匪」,並下令禁演皮影戲。河北灤州皮影藝人被迫大量流入東北並進入遼南。複州皮影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和發展的,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從1932年開始,複州皮影戲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戰勝利後,複州皮影戲恢復。全國解放後,瓦房店地區的皮影非常活躍,最興盛時,全縣有皮影戲班43個,在群眾中影響較大的皮影藝人有20多位。 複州皮影戲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在傳播文化知識,保留、傳承民間有價值的歷史傳說、風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傳和教育的作用。從複州皮影戲所反映的內容來看,它涵蓋了社會生活,歌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惡醜,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 皮影戲•海甯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海甯市 位於錢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甯市境內,至今流傳著具有南宋風格的古典劇種——海甯皮影戲。 海甯皮影戲自南宋傳入,即與當地的「海塘鹽工曲」和「海甯小調」相融合,並吸收了「弋陽腔」等古典聲腔,改北曲為南腔,形成以「弋陽腔」、「海鹽腔」兩大聲腔為基調的古風音樂;曲調高亢、激昂,宛轉幽雅,配以笛子、嗩呐、二胡等江南絲竹,節奏明快悠揚,極富水鄉韻味。同時將唱詞和道白改成海甯方言,成為民間婚嫁、壽慶、祈神等場合的常演節目。再則,海甯盛產蠶絲,民間有祈求蠶神風俗,皮影戲也因長演「蠶花戲」,稱作「蠶花班」。 海甯皮影的人像用羊皮或牛皮為材料,通過繪圖、剪形、勾線、上色、縫製插簽等工序製成,主要特點是:「少雕鏤、重彩繪、單線平塗」,臉形圓活、單眼側面、少誇張、近實像、富「人情」味;整體以單手、並足(側身)為主,頗具民族民間特色。 海甯皮影戲演繹至今,已有近千年曆史,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海甯境內尚有戲班20多個,劇碼達300余個,演員120多人。隨著時代的變革,皮影藝術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影響。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門為組建劇團赴京演出,經調查全省惟海甯尚存技藝精湛的皮影老藝人。但時至今日,僅存的幾位老藝人年歲均逾七旬,後繼乏人,已屬重點搶救的傳統民間藝術專案之一。 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北省潛江市 江漢平原皮影戲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潛江、天門、沔陽(今仙桃市)、監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皮影戲。江漢平原北依長江,南貫漢水,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皮影戲在這裡找到了滋生和繁榮的土壤。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鏤特色。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核心地區集中在天、潛、沔一帶,其顯著藝術特徵主要表現在雕鏤(造型)藝術、唱腔藝術和口頭文字藝術等方面。 江漢平原皮影的雕鏤藝術,源于潛江的「湯格」和「郭格」,尤以圖案精細、圓潤舒展、人物造型逼真生動和影大見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唱腔以歌腔、漁鼓腔為主。歌腔皮影中的「雞鳴腔」源于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漁鼓腔出自舊時藝人的乞討唱曲,調式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江漢平原皮影戲演唱的劇碼多達300多個。這些「劇本」實際上只有劇碼的條文,在表演時全靠藝人根據歷史故事展開情節和刻畫人物,唱、做、念、打渾然一體,其口頭文學藝術形式是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又一主要特徵。 江漢平原皮影製作精細、造型生動、唱腔優美,富有古樸的楚文化風格,深受歷代人民群眾喜愛。 隨著現代文明的成熟和老一代藝人的相繼謝世,江漢平原皮影已經開始走向消亡,其藝術精華亟待後人傳承。 皮影戲•陸豐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汕尾市 陸豐皮影戲是我國三大皮影系統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遺存,陸豐市皮影劇團是廣東省惟一的專業皮影劇團。陸豐皮影戲一直在民間生存、發展,有古代閩南語系的基因,又得海陸豐民間習俗的孕育,唱腔音樂豐富,地方特色濃厚,繪畫、雕刻精緻,表演生動逼真,優雅可觀。 陸豐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碣石灣畔,南瀕南海,毗鄰港澳,介於深圳與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陸豐皮影就在這座小城棲身,它的歷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戰亂時期,其他戲劇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戲班仍活躍在周邊鄉鎮,可見皮影戲的群眾基礎深厚,有很強的生命力。新中國成立後得到復興和發展,在繪畫、音樂、製作、表演、效果及舞臺燈光等方面,都為世人所矚目,所到之處,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少年兒童更為喜愛。演出區域不斷擴大,不但到過粵北地區的各市、縣及廣州等地,還在福建幾個市、縣留下足跡。1975年之後,多次赴京參加及演出,所演劇碼如《戰惡獸》、《雞與蛇》、《龜兔賽跑》、《飛天》、《雞鬥》、《哭塔》等廣受好評。陸豐皮影是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教育價值和藝術價值。 皮影戲•華縣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渭南市 華縣碗碗腔皮影戲(曾名時腔),形成于清代初葉。因其主要流傳于關中東府渭南二華、大荔一帶,所以也稱其為東路碗碗腔。該劇種唱腔板式齊備,伴奏樂器很有特性,細膩幽雅、婉轉纏綿,表現形式豐富多彩。皮影造型優美,人物個性特徵明顯、選料考究、製作精細。清乾隆、嘉慶年間,戲劇家李芳桂等文人、舉子,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許多傳統劇碼,至今流傳,並被其他劇種移植、改編搬上舞臺,久演不衰,為陝西的戲曲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皮影班、社多由五六人組成,行動方便,不擇場地,長年可活動于民間的村鎮、宅院,在廣闊的農村紮下牢固的根基。 現因各種原因面臨失傳和生存的危機,拯救和保護碗碗腔皮影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當前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皮影戲•華陰老腔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華陰市 華陰老腔系明末清初,以當地民間說書藝術為基礎發展形成的一種皮影戲曲劇種。長期以來,久為華陰縣泉店村張家戶族的家族戲(只傳本姓本族,不傳外人)。其聲腔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聽起來頗有關西大漢詠唱大江東去之慨;落音又引進渭水船工號子曲調,採用一人唱眾人幫合的拖腔(民間俗稱為拉波);伴奏音樂不用嗩呐,獨設檀板的拍板節奏,均構成了該劇種的獨有之長,使其富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世代流傳,久演不衰。但又鑒於該劇種這一特殊情形(家族戲),目前依然處於行將消亡的瀕危狀態,迫切需要長期保護。 皮影戲•阿宮腔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富平縣 阿宮腔系陝西關中中北部地方(禮泉、咸陽、涇陽、高陵、臨潼、耀縣、富平等市縣)皮影戲中獨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其唱腔旋律不沉不躁、清悠秀婉;行腔中的「翻高」、「 低遏」、「一唱三遏 」為其特色。阿宮腔音樂長於刻畫、抒發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如《王魁負義》中焦桂英唱段的悽楚哀怨、熱耳酸心;《白蛇傳》借傘中許仙與白素貞對唱婉轉情切、纏綿悱惻;《杜鵑山》中雷剛哭大江則高亢激越、盪氣迴腸。這些經典唱段不但為廣大觀眾所喜愛,也為戲劇界專家、同仁所肯定。建國後,阿宮腔從皮影搬上舞臺是一次發展和革新。1961年曾進京演出,受到中央首長和在京戲劇界人士的贊許。多年來創作演出的《四季歌》、《兩家親》、《三姑娘》等劇碼曾獲文化部和省級獎勵。但近十多年來卻發展緩慢,瀕臨滅亡,亟待予以搶救和保護。 皮影戲•弦板腔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幹縣 弦板腔皮影戲流傳于關中幹縣、興平、禮泉、咸陽等地。弦板腔又稱「板板腔」,由主要伴奏樂器「二弦子」和敲擊樂器「板子」而取名。形成于清代初年,最早為一人左手搖「呆呆子」(二板子),右手掌結子(即蚱板子)的說唱形式,到了清代中葉,藝人們加上了自製的土三弦和土二弦等弦樂伴奏,開始形成了以弦子調為主的【正板調】,並相繼延伸出【慢板】、【二六】 等曲調,使弦板腔開始進入了第一個發展興盛時期。道光、咸豐年間,禮泉的王秀凱,又以【正板】為基礎,創造出【大開板】等多種唱調,樂器又加進了二胡,採用二板子配二弦和三弦的伴奏形式,形成了渾厚、清脆、明快的聲腔特色,奠定了弦板腔音樂的基本格局,再次使弦板腔進入班社林立、藝人迭出的最佳時期,各地班社一度最多達六十多個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幹縣、興平、禮泉等地還將其搬上舞臺演出,弦板腔又形成了皮影與舞臺演出相兼的演出形式,長期流傳于民間。近年來,則處境瀕危,迫切需要對其進行搶救和保護。 皮影戲•環縣道情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甘肅省環縣 環縣隸屬甘肅省慶陽市,地處陝甘寧三省交界,面積9236平方公里,轄20個鄉(鎮),人口34萬。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隴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誕生了「環縣道情皮影」這一民族民間藝術。 環縣道情皮影是「道情」與皮影相結合的產物,已有千年曆史。歷經滄桑,形成了環縣獨特的道情皮影戲。經清末「道情皮影大師」解長春等一代人的改革創新,使其更加完善。它與當地人民的習俗信仰水乳交融,形成了以環縣為中心,延伸至周邊的華池、慶城及寧夏鹽池、陝西定邊等縣在內區域的播布現狀。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優美獨特的道情音樂唱腔和精湛的皮影製作及表演上。戲班演出時,前臺一人挑杆表演,並承擔所有角色的坐唱念白,後臺四五人伴奏並「嘛簧」,一唱眾和,粗獷高亢,獨具風格。道情音樂為微調式,分為「傷音」、「花音」,以坦板、飛板兩種速度演唱,曲牌體與板式體並存。其伴奏樂器中的四弦、漁鼓、甩梆子、簡板均為自製,音色獨特。傳唱的180余部劇碼中,至今還保留著「圖」、「卷」等古老文化符號。現館藏及民間流存的數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構思奇妙、雕刻細膩逼真,有極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 經普查,全縣境內現有47個戲班、285名藝人、40多名皮影雕刻者。20世紀50年代,環縣道情皮影三次進京演出,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的高度讚譽,並最終發展為甘肅惟一地方劇種——隴劇。 皮影戲•淩源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淩源市 淩源皮影屬中國北方皮影戲的一個重要支脈,相傳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影人雕鏤玲瓏剔透、操縱表演惟妙惟肖、掐嗓演唱獨具特色。1996年,文化部命名淩源市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皮影藝術)」。1999年9月17日,原文化部部長賀敬之在參觀淩源收藏的幾千卷影卷時說:「淩源的影卷可為全國之最」。 淩源皮影不僅在當地家喻戶曉,而且在國內外較有影響,曾多次在省市皮影戲調演中奪冠,並為中央領導和國際友人專場演出。中央電視臺、遼寧電視臺曾在淩源拍攝了《苦皮影》、《走馬淩源訪皮影》、《影卷迷》和話劇包裝皮影戲《火焰山》等多部電視作品,其中,電視專題片《燈與影的魅力》被選送駐外使領館,《影之舞》被選送參加了2004年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動。 淩源皮影是純民間藝術,儘管有過鼎盛時期,全市曾有自娛自樂、半農半藝、專業皮影團120個,但是,目前因受現代文化的衝擊和老藝人相繼辭世,致使淩源皮影藝術後繼乏人,搶救保護淩源皮影刻不容緩。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