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1 18:19:00
衡水內畫是指河北省衡水市的一種鼻煙壺內壁繪畫技藝,主要分佈在衡水市及其周邊地區。其工藝精妙異常,「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勢」,如同鬼斧神工,被外界認為不可思議。 鼻煙壺的內畫技藝產生于清代,1696年,康熙皇帝設立了第一個玻璃工廠,專門製作鼻煙壺,賞賜給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乾隆時擴大了煙壺的選料範圍,由料器(玻璃)、瓷器發展到象牙、琥珀、珊瑚、瑪瑙、水晶、竹根等。嘉慶年間,具有特定風格的京派內畫開始出現,咸豐時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其製作工藝包括寫、畫、雕、刻、鏤、鏨、燒、焊、鑿、磨、鑲、嵌、鑄、錯、粘、漆及模壓等技術。晚清時京城出現了一批內畫大師,其中馬少宣、孫星五、葉仲三父子善畫人物,周樂元、丁二仲、自怡子等善畫山水花鳥。衡水內畫號稱冀派,與京派有著密切的聯繫,其創始人王習三是京派老藝人葉仲三之子葉曉峰、葉奉祺的第一位外姓弟子。20世紀50年代末,王習三熟練掌握了京城「葉派」的內畫技法後,將中國畫中的工筆「撕毛法」引入鼻煙壺內畫。他自創了冀派內畫的特殊工具金屬杆勾毛筆,即「習三彎勾筆」,筆桿直彎,可隨意改變方向。 衡水內畫把國畫的皴、擦、染、點、勾、撕等技法引入內畫。1981年,該畫派試用油彩作肖像內畫,經過摸索掌握了油彩內畫技法,打破了傳統水彩畫的局限,完成「中西合璧」的創舉。衡水內畫立意深邃,構圖嚴謹,線描技法豐富,設色協調精潤,書畫並茂,雅俗共賞,深為世人所重。 衡水內畫是現代中國內畫的代表,行業內人才濟濟,各有專長的一流畫師就有十余人,其作品豪爽奔放,富有詩情畫意,肖像著色清淡,層次分明,富有質感。但目前衡水內畫只有王習三的師徒傳承譜系,此外並無系統的文字記錄或著述,若不制訂出具體保護措施加強管理,這一特色技藝將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