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靈丘羅羅腔

admin

/ 2012-12-05 13:57:22

羅羅腔是流行於山西省靈丘縣及其周邊地域的戲曲劇種,它由弋陽腔演變而來,興盛于清代乾隆年間,清末至民國時期漸呈衰頹之勢。羅羅腔由一人在前臺演唱,眾人在後臺幫腔,和之以「羅羅喲喲」之聲,「羅羅腔」之名即由此而來。 羅羅腔歷史悠久,形態古老,唱腔中保留有早期的傳統曲牌,如【娃子】、【彩腔】、【山坡羊】等。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其唱腔結構又在不斷變化。羅羅腔傳統的音樂唱腔主要有甩板、數詞、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娃子、哭腔、起膛等十多種,其中說唱性較強的數詞是代表性的唱腔。在其唱腔中存在曲牌唱腔與板式唱腔有機結合的特殊結構,如以甩板、數詞與流水組合為一套曲子,等等。羅羅腔演唱中在每句的句尾常用假嗓「耍腔」,其伴奏方式較為特別,「唱時不伴」,樂器過門在每句的尾音處進入。 羅羅腔在發展中形成了一批傳統劇碼,代表性劇碼有《飛天閘》、《描金櫃》、《審土地》、《小二姐做夢》、《錦緞記》、《龍寶寺》、《黑驢告狀》、《兩狼山》、《楊家將》、《羅通掃北》等四十多出。羅羅腔為了解戲曲傳統、認識戲曲發展變化的規律提供了活生生的材料。古老的羅羅腔在現代社會陷入了生存的困境,由於資金缺乏,演出市場萎縮,演員紛紛流失,1960年成立的靈丘縣羅羅腔劇團是僅存的一個專業演出團體。現在已經到了搶救、保護這一珍貴劇種的緊要關頭。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