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5 14:01:15
鑼鼓雜戲又名「鐃鼓雜戲」,主要流傳于晉南河東一帶,與合陽的跳戲一脈相承。其起源有多種說法,據唐代貞元二年的臨猗縣龍岩寺石碑記載,有龍岩寺即有雜戲,按照舊俗,每逢正月,臨猗縣的龍岩寺都要演出鑼鼓雜戲以敬神祀佛,故鑼鼓雜戲又有「龍岩雜戲」之稱。 鑼鼓雜戲唱腔為吟誦形式,有少量曲牌,如【越調】、【官調】、【油葫蘆】等。伴奏無弦樂,樂隊由鼓、鑼、嗩呐組成,以大鼓主奏,同時承擔樂隊指揮之責,基本鼓點有擂鼓、戰鼓、走鼓、刹鼓、列兒鼓、跌場鼓、行營鼓等八種。鑼鼓雜戲表演程式化,動作臺步亦有固定程式。演員扮演的腳色固定,家族世襲。腳色均為男性,每劇數十人。演出時,由一名身穿長袍、頭戴禮帽的「打報者」引各種腳色上臺至左角入坐。腳色登場用「念」的方式自報家門,舉手動步及唱、吟、念、白都配鑼鼓。「打報者」還負責拉前場、傳令、稟報,向觀眾解說劇情及充當樹木、石頭道具,類似宋代雜劇中的「竹竿子」。鑼鼓雜戲演出劇碼以軍事題材為主,「三國戲」尤多,流傳至今的有《伐西歧》、《樂毅伐齊》、《三請諸葛》等百余種。現存有手抄本鑼鼓雜戲劇目《銅雀台》等十余本,其中的《會洛陽》系乾隆十二年抄本。 鑼鼓雜戲的音樂唱腔、表演、樂器設置及演出程式保留了宋金、元雜劇的形態,對認識瞭解戲曲的原生形態、瞭解戲曲史及其發展規律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能演鑼鼓雜戲的人越來越少,在娛樂形式多元化的影響下,承父業的傳統傳承方式逐漸中斷,新一代人不喜歡聽唱大戲,這些情形使鑼鼓雜戲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亟待搶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