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5 14:27:42
勒勒車是蒙古式的牛車,又名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勒勒」原是牧民吆喝牲口的聲音。勒勒車是為適應北方草原的自然環境和蒙古族生活習慣而製造的交通工具,現在東烏珠穆沁旗及其周邊地區依然可見。 勒勒車的起源可上溯到《漢書》所記載的「轅輻」。從秦漢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兩千餘年中,勒勒車一直是草原牧人最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有「草原之舟」之稱,在蒙古族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勒勒車是牧民流動的家,「行則車為室,止則氈為廬」。它車身小,雙輪大,完全用樺木、松木、柳木、榆木製成,不用鐵件,便於製造和修理,而且易於在草原上行走,被譽稱為「草上飛」,除了搬運氈房、物資、生活用水外,戰時還常用作馱運軍隊輜重的戰車。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勒勒車已逐漸為機動車所取代,除少數偏僻地區還有牧民使用外,目前草原上已難以見到。掌握勒勒車製作技藝的藝人多數已上了年紀,且後繼乏人,因此這項傳統技藝亟待搶救和保護。東烏旗地處四大草原之一的錫林郭勒草原腹地,目前仍存有一定數量的勒勒車,種類也比較齊全,具備保護勒勒車製作技藝的條件,有關方面應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迅速展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