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祭敖包

admin

/ 2012-12-05 14:29:20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的習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錫林郭勒盟是祭敖包歷史遺存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 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腦包」、「鄂博」,意為「堆子」,以石塊堆積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頂或丘陵之上,形狀多為圓錐形,高低不等。 古代敖包的建立和祭祀比較簡單,由祭師宣佈,選擇某一座山或丘陵作為敖包的所在地。人們在這個地方用土或石頭建成堆子,舉行若干儀式後就建成了敖包。以後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這裡祭拜,祈禱人畜興旺。藏傳佛教傳入蒙古族聚集區後,祭敖包的形式發生了一些變化,但牧民對敖包的參拜祭典始終不變。 祭敖包的儀式通常在每年農曆五月至七月間舉行。有的一個旗、一個蘇木獨祭,也有幾個蘇木、幾個旗聯合祭祀的。祭敖包從日出之前開始,儀式隆重、嚴肅。所有參與者都要圍繞敖包沿順時針方向轉三圈,邊轉邊向敖包滴灑鮮奶和酒,然後在敖包正前方叩拜,將帶來的石頭添加在敖包上,並用柳條、哈達、彩旗等將敖包裝飾一新。祭敖包儀式結束後,便要舉行「那達慕」活動,牧民們無拘無束,自由歡樂地參加摔跤、賽馬、射箭等傳統體育活動,引吭高歌,翩翩起舞,並聚在一起舉杯暢飲。 祭敖包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縮影,與此有關的一系列活動和禮儀體現了蒙古民族的創造力。祭敖包作為一種文化空間,包含了許多蒙古族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對研究遊牧文化、蒙古民族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發掘、搶救、保護祭敖包,對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增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也有重要意義。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