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木偶戲

admin

/ 2012-12-05 14:43:34

木偶戲古稱「傀儡戲」、「傀儡子」,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種戲曲形式。 中國的木偶戲興起于漢代,至唐代有了新的發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戲。宋代是我國木偶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木偶的製作工藝和操縱技藝進一步成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明代木偶戲已流行全國各地,經濟發達的南方各省區木偶戲更為繁榮,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說。清代以後木偶戲進入全盛時期,不僅流行範圍廣,而且演出的聲腔也日益增多,出現了遼西木偶戲、漳州布袋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邵陽布袋木偶戲、高州木偶戲、潮州鐵枝木偶戲、川北大木偶戲、石阡木偶戲、陽提線木偶戲、泰順藥發木偶戲、臨高人偶戲等分支。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為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鐵枝木偶、藥發木偶五種。 木偶藝術精美絕倫,令人歎為觀止。除了藝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藝術和操作裝備也是吸引廣大觀眾的一個重要方面。造型藝術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設計,就一般情況而言,提線木偶造型較高,多在2.2尺左右。關鍵部位均綴以提線,最多可達三十多條,至少也有十余條,如進行特技表演還鬚根據需要增加若干輔助提線。木偶人表演各種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藝的水準,完全取決於藝人的操作技巧,這是提線木偶表演藝術水準高低的關鍵。杖頭木偶高於提線木偶,一般偶高3尺左右,裝有三條操作線,兩條牽動雙手,一條支配頭部與身軀表演。布袋木偶造型最小,僅有7寸左右,靠藝人兩手托舉表演,操作技藝特別,不同于提線和杖頭木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木偶戲的表演更加豐富多彩。除了演出傳統的戲曲節目外,還表演話劇、歌舞劇、連續劇,甚至出演廣告等。與此同時,木偶戲也面臨著與其他藝術形式的激烈競爭。傳統的木偶戲蘊藏著各地、各民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審美意識,應加以扶持和保護。 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泉州市 泉州傀儡戲,古稱「懸絲傀儡」,今稱提線木偶戲。源于秦漢。晉唐時隨中原移民南遷入閩。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地區流行。歷經宋、元、明、清、民國,從未間斷。 千年來,泉州傀儡不僅成為泉州乃至閩南語系地區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獨特技藝和精彩演出,成為一般民眾,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民間戲曲藝術。 歷經千年不間斷傳承與積累,泉州傀儡戲至今保存七百余出傳統劇碼和由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構成的獨特劇種音樂「傀儡調」(包括「壓腳鼓」、「鉦鑼」等古樂器及相應的演奏技法),並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線功夫 「傳統基本線規」和精美絕倫的偶頭雕刻、偶像造型藝術與製作工藝。 在泉州傀儡戲傳統劇碼中,保存著大量古代泉州地區民間婚喪喜慶及民間信仰、習俗的內容。保存著「古河洛語」與閩南方言俚語的語詞、語彙、古讀音。並且也保存著許多宋元南戲的劇碼、音樂、演劇方法、演出形態等珍貴資料。因而,對「閩南文化學」、「閩南方言學」與「宋元南戲學」等,具有多學科的研究價值,已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 由於泉州與臺灣及東南亞地區特殊的地理、歷史、人文等關係,泉州傀儡戲于明末清初即開始向臺灣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流播,並在當地生根開花。為傳播閩南方言、文化,延續民族文化傳承,溝通海峽兩岸同胞及東南亞各國僑胞感情,增進民族文化認同發揮了重要的橋樑作用。 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晉江市 晉江布袋木偶戲即南派布袋戲,指泉州地區掌中木偶戲,以泉腔演唱,有別于唱北調的漳州北派布袋戲。1951年7月,閩南布袋戲定名為掌中木偶戲,是我國木偶戲中的稀有劇種。 南派布袋戲流行於閩南地區,其源頭可追溯到晉代《拾遺記》及五代《化書》、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記載。明中時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戲興起與發展時期,民間傳說和《臺灣通志》稱,布袋戲興起于明嘉靖間,創始人為後來被譽為「戲狀元」的梁炳麟。清中葉,晉江等地的布袋戲演出興盛,並傳至臺灣,同時出現了李克茶等著名藝人。清末民初,泉屬各縣一些著名的布袋戲班社紛紛興起,如清同治、光緒年間的閩南「五虎班」。民國時期,安溪、惠安等地的布袋戲班幾乎遍及全縣。但至建國前夕,由於經濟衰退,泉屬諸縣的布袋戲班社處境維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派布袋戲獲得了新生。20世紀50年代,晉江等縣組織挖掘記錄了200多個布袋戲劇目和音樂曲牌。新時期以來,南派布袋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主要承載體為晉江市掌中木偶戲劇團。建團50多年來,多次進京演出。參加戲劇賽事和國際木偶節,並獲得省級、國家級的獎譽。劇碼《白龍公主》、《五裡長虹》獲得文化部嘉獎和第九屆文華獎。 南派布袋戲具有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的特點,地域文化特徵明顯。其藝術風格獨特,行當腳色分工細緻,木偶頭雕刻形神兼備,表演細膩,動作傳神,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但由於受到當前商品經濟的影響,這一傳統的藝術形式遭到不斷衝擊,如不加以保護,將面臨消亡的危機。 木偶戲•漳州布袋木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布袋木偶戲又稱「景戲」、「指花戲」、「掌中戲」,傀儡戲劇種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戲是由木偶表演、劇碼、音樂、木偶製作、服裝、道具、佈景等組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性藝術。 漳州布袋木偶戲,其特點是用指掌直接操縱偶像進行戲劇性的表演,使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既能夠體現人戲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樂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戲難以體現的動作,具有技巧高超、造型精美等獨特風格。布袋木偶戲的操縱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為偶人軀幹,食指托頭,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別撐著左右兩臂。技藝高超的藝人雙手可以同時表演兩個性格、感情各異的偶人。布袋木偶戲尤為擅長武打場面和善於刻畫人物性格。 漳州布袋木偶戲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是我國古老珍稀的優秀藝術,南宋時興盛于漳州,明末即流傳到廣東、臺灣和東南亞一些地區。清中葉以來漳州各地大量出現專業布袋戲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有「福春」、「福興」、「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近二百年來,至今已傳承八代。 從人文歷史考證,閩台文化原屬一體。其母體為閩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的布袋戲是閩文化在臺灣的移植和延伸,通過閩台文化交流,不僅促進了兩岸木偶藝術的發展,更加深了兩岸同為中華民族一家親的認同感。在促進祖國統一事業方面產生了良好的作用和影響。閩臺布袋戲同根同源,這對漳州布袋戲藝術的發展衍變、歷史傳承與交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和現代文化價值。 木偶戲•遼西木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錦州市 遼西走廊似一條超越時空的彩練,把中原漢民族文化與遼西北方民族文化連在一起。獨特的地域,複合性的走廊文化,孕育了遼西自己的木偶藝術風格。 蔡大田(蔡萬榮),是遼西木偶設計製作的創始人,由他設計製作的大型神話故事懸絲木偶劇《嫦娥奔月》,製作精良,堪稱一絕,在省內外引起極大反響。 由蔡大田親自雕刻的《蘇三起解》、《葛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由遼西黑山人張仃(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設計、蔡大田親自雕刻的《望娘灘》即《無孽龍》、《黑風洞》,得到了張仃的高度讚譽。前「青藝」美術家張光宇設計,蔡大田雕刻的《豬八戒背媳婦》、《小放牛》等膾炙人口。遺憾的是這些珍貴的佳作都在「文革」期間付之一炬了。 遼西木偶藝術表演主要傳承人關劍青,出生于1926年,系民間班社懸絲木偶藝人,代表作《平頂山》(即《三打白骨精》)。遼西木偶六代相傳,承襲至今。1953年1月遼西木偶劇隊一行23名隊員奉中央文化部調令赴北京,從此成立了今天的中國木偶藝術劇團。不甘寂寞的遼西木偶人,在此後的幾個時期,迎著困難,幾經磨難,六起五落。他們的作品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的情操,是東三省的稀有劇種,同時也填補了遼寧省木偶藝術的空白。 目前遼西木偶藝術又面臨著危機,老一輩藝人都已是七八十歲以上的人了,傳承已面臨斷檔邊緣。 木偶戲•邵陽布袋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南省邵陽縣 邵陽布袋戲的發祥地白竹村燕窩嶺位於邵陽縣九公橋鎮。據劉氏家譜記載:元末明初,為避戰亂,劉姓祖宗勝公攜家眷肩挑布袋戲逃難至燕窩嶺定居,至今已有六百餘年。布袋戲從勝公傳至「永」字輩,共18代。 邵陽布袋戲系口傳心授。其表演方式和表演技巧為:一個藝人一副戲擔,不管大戲小戲、文戲武戲,生旦淨末醜,吹打彈唱耍,全靠藝人一個人手、腳、口、舌並用,十指靈活調度。主要劇碼有《封神榜》、《三國演義》、《西遊記》、《楊孝打虎》等,以武打戲、鬼怪戲、滑稽戲居多。音樂以祁劇唱腔為主,風格清新、古樸、純真,自成流派。 邵陽布袋戲集木偶技巧、戲劇形式、表演技藝于一體,具有神秘、精緻、新奇、簡便等特徵。600餘年來,始終保持初創時期的表演技巧、演出風格和演出形式,獨具歷史文化底蘊,有很高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鼎盛時期,燕窩嶺有110多副戲擔子上雲貴、下湖廣、去浙江。1956年9月,藝人劉恒貴出訪捷克斯洛伐克表演布袋戲《三打白骨精》獲得巨大成功。自2002年經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宣傳後,引起海內外關注。特別是2005年8月,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播出了邵陽布袋戲專題節目,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更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和關注。 木偶戲•高州木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高州市 高州木偶戲,也稱「傀戲」、「傀仔戲」,是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戲曲藝術。高州木偶屬杖頭木偶,始于明朝萬曆年間,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幾百年來,高州木偶戲廣泛流傳于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市28個鎮、街道辦中23個有傀戲班。高州木偶戲的原始形態為單人木偶戲,清末發展了中班。高州木偶戲沒有固定的演出場地,只需一小塊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時間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為最盛,元宵、年例和喜慶節日演出木偶戲娛神娛人。高州木偶戲以高州白話演出,唱詞為7字詩體句式,唱腔稱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調為基礎,以敘事方式進行。木偶戲內容多取自歷史演義、公案小說、民間傳奇、神話故事,傳統劇碼不下數百種。所演人物忠奸、善惡分明,對群眾有傳播歷史知識和傳統道德教化作用。高州木偶像頭雕刻精巧,表演技藝精湛,偶像可作眨眼、噴煙噴火、殺頭等高難度動作;木偶藝人集唱、做、念、打和奏樂於一身,是一門融會了雕刻、服裝、表演、劇本、音樂諸元素的民間戲曲藝術,是優秀的人類精神文化遺產,是中國民間藝術瑰寶。「先有傀戲,後有人戲」。高州木偶戲對研究中國戲劇發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區史和建設新文化都有重要意義。 高州木偶戲現在面臨生存危機和失傳的危險。社會轉型,強勢經濟衝擊,文化多元化,青年人娛樂取向轉變,觀眾劇減使高州木偶戲生存發生危機,木偶藝術後繼乏人,一些著名木偶藝人後代不願繼承衣缽,社會上也難找人傳承,高州木偶戲確實面臨著消亡的危險。 木偶戲•潮州鐵枝木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潮州市 潮州鐵枝木偶俗稱「紙影戲」,是我國木偶藝術的稀有品種,系由南宋時期隨中原移民傳入的皮影戲演變而來。清代以後,為滿足觀眾視覺欣賞需要,藝人們逐漸把舞臺蒙上的白紙去掉,把偶像從平面改為圓身,於是「捆草為身、紮紙為手、削木為足、塑泥為頭」,在當時稱為「圓身紙影」。後經藝人不斷實踐,逐步形成偶像舞臺表演。潮州鐵枝木偶偶像由連在後面的三枝鐵枝操縱,保留了皮影操縱特點;劇碼、表演動作、音樂唱腔與潮劇相同;表演時後臺由三至四人操縱木偶,盤腿而坐,每人操縱一至二尊,後面伴唱、伴樂者九至十二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撥、抖等,表演過程根據人物行當和劇情需要表演飛天、入地、點火、射箭、騎馬、張扇、划船、武打等動作,呈現獨特的操縱技藝。 但是,由於隨著人們藝術欣賞時尚的改變,演出市場日益萎縮;木偶班大多為半農半藝,是鬆散形業餘藝術團體,對木偶戲的研究傳承具有一定難度,特別是一些高難表演技藝面臨失傳,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傳承。 木偶戲•臨高人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海南省臨高縣 臨高人偶戲是全國惟海南獨有、世界少見的稀有劇種。主要流行於海南島西北部的臨高縣及周邊的海口市、澄邁縣、儋州市等市縣中操臨高話的鄉鎮,是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 據老藝人相傳,臨高人偶戲源于南宋末期。臨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驅邪時,皆用人型杖頭木偶。據光緒十七年續修的《臨高縣誌》雲:「臨俗多信奉神道,不信藥醫。每于節例,端木塑于肩膀,男女巫唱答為戲。」後經過藝人改造,搬上舞臺,至遲在清康熙年間已形成。臨高縣八旬老藝人陳和成先後于1979年獻出七代珍藏的10個老木偶,其中4個頭部刻有「康熙」年號的標誌。康熙年間就有吳四龍、曹大鑼、王香發、劉彩鳳等30棚人偶班社。 臨高人偶戲是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重要文化載體,具有獨特的表演藝術,主要特點是,舞臺不設布幛,演員手擎木偶化裝登臺,人與偶在臺上同扮一個角色,以人的表演彌補木偶感情之不足。以來自本地民歌調「阿羅哈」和來自道士調的「朗歎」作為主要唱腔,優美動聽,地方特色濃郁。戲劇大師田漢1962年到臨高縣視察工作,觀看人偶戲的演出後,稱讚人偶戲為「稀有品種,不同凡響,表演靈動,唱腔動聽」,並賦詩雲:「椰子林邊幾曲歌,文蘭江水嫋新波,此間亦有劉三妹,唱得臨高生產多。」人偶戲古老的傳統劇碼甚多,解放後也演創作的歷史劇和現代戲。 1981年至1993年臨高人偶戲曾先後2次進京演出,均獲得到好評,榮獲優秀表演獎和優秀音樂獎。其中《花仙子》被中央電視臺錄製播放,《人民日報》、《民族畫報》、《中國木偶報》等多家媒體專題評介。 人偶戲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世代傳承的特點。但近年來,受時尚的流行歌舞衝擊和娛樂多元化的影響,人偶戲已陷入後繼乏人的瀕危困境,急需搶救保護。 木偶戲•川北大木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四川省 川北大木偶為世界稀有的木偶劇種。其偶身高大,酷似真人,五官靈動,四肢靈活,能基本完成人所能完成的一切動作,還能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一些其他動作。被蘇聯世界著名木偶演出者奧布拉茲佐夫譽為世界上罕見的木偶藝術「中華民族藝術的冠冕」。(見《木偶論》)川北大木偶的起源向有二說。一說是清初湖廣移民傳入;一說是遠古木偶藝術文化的遺存。(見《列子•湯問》、《張魯傳》)這兩種說法都因木偶藝術向來被統治者認為是雕蟲小技,而不見經傳,從而缺乏有力的史料證據。但從現今遺下的舊木偶頭像中有「咸豐五年」的字樣,上溯應該不低於200~300年。 清末民初,曾廣泛流傳于四川北部地方,到20世紀40年代,就僅存于四川南充市儀隴縣馬鞍場的「福祥班」了,現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南充市人民政府的多方扶持,成立了「四川省大木偶劇院」,並搬遷至南充市,川北大木偶就僅存于四川省大木偶劇院內了。 川北大木偶傳承了最古老的木偶藝術,從其表演的特點及其本身,都能管窺出古時木偶藝術的精彩,特別是其惟一性,更使川北大木偶的保護和傳承,彌足珍貴,具有很高的價值。 木偶戲•石阡木偶戲 申報單位或地區:貴州省石阡縣 石阡木偶戲是流傳于貴州省石阡縣各民族中的一種民間傀儡戲曲劇種。鼎盛時期的演出範圍輻射到全縣各地及周邊湘、鄂、渝、黔等省邊區的各民族中。 石阡木偶戲其遠祖可追溯到漢魏以遠的「刻木人像」的「傀儡」,為宋元時期杖頭傀儡的遺存。據口傳資料,大約在200年以前,自湖南辰溪傳入,至今已有7代傳人。至20世紀四五十年代發展為鼎盛時期,擁有太平班、興隆班、天福班、楊本家班、泰洪班等。 石阡木偶戲有著豐富的文化價值、獨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多樣性的社會功能,其價值主要體現在:1.是古代杖頭傀儡在黔東地區的遺存;2.研究黔東地區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例證之一;3.是研究黔東方言在民間戲曲中運用的活例證;4.對高腔、平彈的傳播學研究具有啟發性意義;5.具有豐富、獨特的民族造型藝術和服飾文化價值;6.通過對石阡木偶戲的表演方式、身段、場合、習俗等方面的研究,有助於我國木偶藝術的發展;7.對石阡木偶戲劇碼在民間的傳播研究,有助於我國當代少數民族社會教育方式的研究;8.其蘊含的豐富的宗教信仰理念是研究民間宗教構成心理的又一重要路徑。 目前,石阡木偶戲失去了原有的觀眾群體。老藝人相繼辭世,只剩下3個耄耋老人,後繼無人,石阡木偶戲所依託的人力資源即將消亡。伴奏樂器、頭子、戲裝的損壞,劇碼、唱腔、表演得不到及時整理以至於迅速失傳,都是石阡木偶面臨的重要問題。 木偶戲•合陽提線木偶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 合陽提線木偶戲(又稱「合陽線胡」),地處渭南黃河之濱,與山西西部地區相鄰,是中國北方提線木偶的獨有之秀。明末清初,號稱「關中八高士」之一的合陽舉人李灌(向若)對線戲的唱腔、音樂、劇碼及木偶製作等方面作了較大改革,使其更趨於完整化、戲曲化。清乾隆、嘉慶、同治年間曾多次前往蘇州、揚州、北京等地演出,影響極大。該劇種包含了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技巧和創造性的獨有特技,賦予提線木偶以藝術生命,使之栩栩如生。線戲的唱腔、音樂蒼涼悲壯、委婉細膩,多具秦地特色。樂器演奏擁有錚子、截子等特種樂器別具一格,特色鮮明。傳統劇碼意境美妙、文字優美,具有較高的文學性。 解放後,一些劇碼被移植改編為舞臺劇碼,在省內外享有聲譽。該劇種目前人才匱乏,市場蕭條,直接影響了它的進一步發展。如何保護這一傳統劇種,是當前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 木偶戲•泰順藥發木偶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泰順縣 泰順位於浙南邊陲,被譽為「木偶之鄉」。藥發木偶是一種獨具一格的傳統形式,其木偶表演由火藥帶動,在其他木偶表演中獨一無二;在煙花表演中結合木偶表演,在其他煙花表演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泰順藥發木偶」是將煙花與木偶相結合的木偶戲。在泰順稱之為瓊花木偶。藝人將戲曲人物、神話人物等木偶造型混于煙花之中燃放,在煙花的帶動下,焰光中木偶淩空飛舞、五彩紛呈、栩栩如生。它往往在廟會、祭祀、民間節日等活動中表演。據調查考證,泰順藥發木偶在泰順興起迄今已有300多年曆史。 中國木偶戲「源于漢、興于唐」,主要有懸絲木偶、杖頭木偶、水木偶、藥發木偶、肉木偶五大類,其中水木偶和藥發木偶一度被認為在國內早已失傳。但據泰順有關部門考證後認為長期以來存在於泰順民間的瓊花木偶就是藥發木偶。幾百年承傳不斷的藥發木偶在泰順發現,為我國木偶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例證。 但由於許多民俗的淡化、娛樂形式的改變和公共安全的考慮,藥發木偶賴以生存的空間逐步縮小,加之其工藝複雜、精細,現階段已少有新人傳承。藥發木偶製作藝人都年事已高,這一寶貴的傳統戲曲形式已到了瀕臨消亡的境地,亟待保護。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