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5 15:13:29
越劇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等許多省、市、地區,它發源于浙江省紹興地區嵊縣一帶,清末在曲藝「落地唱書」的基礎上吸收余姚灘簧、紹劇等曲種、劇種的劇碼、曲調、表演藝術而初步成型,當時稱為「小歌班」或「的篤班」。1916年進入上海時稱為「紹興文戲」,1930年以後又發展成為全部由女演員演出的「女子紹興文戲」。1938年改稱越劇。以後在發展中進一步走向成熟,形成優美抒情的藝術風格。 越劇是一個晚出的劇種,它善於博采眾長,為我所用。越劇唱腔屬板腔體,早期曲調單一,後來吸收其他劇種、曲種音樂,逐漸豐富起來。越劇曲調清悠婉轉,優美動聽,長於抒情,主要有尺調、四工調、弦下調三大類,其中尺調又分慢板、中板、連板、散板、囂板、二凡、流水板等。越劇的腳色行當分為小旦、小生、老生、小丑、老旦、大面六大類,其中小旦又分為悲旦、花旦、閨門旦、花衫、正旦、武旦六種,小生又分為書生、窮生、官生、武生四種,老生又分為正生、老外兩種,小丑又分為長衫醜、官醜、短衫醜、女醜四種。越劇早期演出較為簡單,後來搬用其他劇種的動作程式,又從生活中提煉出一些基本動作。1942年,在袁雪芬等的宣導下,越劇一方面吸收話劇、電影的表演方法,真實、細緻地刻畫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動,一方面學習昆曲、京劇優美的舞蹈身段和表演程式,使外部動作更細緻、更具節奏感。這兩方面有機結合,形成了越劇表演寫意與寫實相結合的獨特藝術風格。 越劇有不少為人熟知的優秀劇碼,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祥林嫂》、《西廂記》、《追魚》、《情探》、《盤夫索夫》、《柳毅傳書》、《碧玉簪》、《三看禦妹》、《打金枝》、《玉堂春》、《琵琶記》、《孔雀東南飛》等。 舞臺美術也是越劇中極具特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從20世紀30年代初起,越劇就開始採用帶有中國畫特色的立體佈景、五彩燈光、音響和油彩化妝,服裝樣式結合劇情進行設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古代仕女畫,款式清新自然,色彩、質料柔和淡雅,對傳統戲曲服裝作了很好的發展。 越劇在短短百年內發展成熟起來,成為中華戲曲百花園中的奇葩。新中國成立後,越劇迅速傳播到華東、西南、華北、西北、中南、東北等地,並隨著對外文化交流的開展,以其典型的東方藝術特徵在國際上贏得了一定的讚譽。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人們精神需求的多元化和文化藝術形式的多樣化,越劇的生存發展出現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