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5 15:16:14
嘉定竹刻工藝流傳于上海市嘉定地區,嘉定位於上海西北部,北依瀏河,盛產竹子。嘉定竹刻技藝為明代正德、嘉靖年間(1506-1566)朱鶴所創,主要在嘉定縣(區)內傳承。 朱鶴將書畫藝術融入竹刻,開創了以透雕、深雕為特徵的「深刻技法」,使竹刻成為一門獨立的觀賞藝術。其子朱纓、其孫朱稚征均繼承上輩竹刻技藝,並推陳出新。朱纓的刀法比朱鶴更為豐富,而朱稚征的成就更進一步超過了父祖輩,刀法神妙,風格簡潔精雅,古樸淳厚。祖孫三代奠定了嘉定竹刻藝術的基本品格,在歷史上被人稱為「三朱」。「三朱」之後,李流芳、婁堅等「嘉定四先生」在書畫之余,亦承朱氏「深刻法」刻竹消遣。清代康熙年間,吳之創薄地陽文刻法,秀媚遒勁,層次多變,被時人稱之「鬼斧神工」。另有封錫祿、封錫爵、封錫璋三兄弟,精于圓雕,擅作人物,作品生動傳神,將嘉定竹刻推入全盛時期。至乾隆年間,嘉定竹刻流派紛呈,而以周顥為領軍人物。周顥集嘉定竹刻之大成,用刀如筆,作品生動渾成,被世人稱為「絕頂佳品」。與周顥齊名的還有周笠、施天章,時稱「嘉定三藝人」。嘉定竹刻早在清初即被當作貢品送入宮廷,康熙及雍正兩帝不僅收藏,還將藝人封錫祿、封錫璋、施天章等召入內廷供奉;乾隆皇帝則將自己的詩題寫在筆筒上,讓嘉定竹刻藝人燒錄。晚清時,嘉定竹刻集中在嘉定城內,作坊林立,店鋪繁多,時大經的「文秀齋」、韓玉的「雲霞室」、葉端甫的「翠晴齋」、張學海的「文玉齋」、朱厚甫的「酉陽俎」、范雅堂的「文元齋」、申竹薌的「瑞芝齋」及「潘松雲齋」、「謝蔭軒」等均有一定影響,但此時整個竹刻行業已開始陷入停滯並漸次衰落。1949年後,嘉定竹刻有了專業的行會組織和研究機構。嘉定竹刻傳統上主要以家族、師徒授受方式承傳,朱氏浮雕透雕刻派、封氏圓雕派、吳氏薄地陽文派、周氏南宗畫派等眾多流派均有傳人。現在這一技藝主要的傳承人有范勳元、張迎堯、樊其昌、丁黎良、王威、王樂平、張偉忠、蔣玉銘、蘇玉蓉、莊龍、周鏗、張偉忠、蔣玉銘等。 嘉定竹刻藝人以刀代筆,將書、畫、詩、文、印諸種藝術融為一體,賦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獲得了書卷之氣和金石品味,風雅絕俗,成為歷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嘉定竹刻的形制多適合文人口味,其品種有以竹筒和竹片製成的筆筒、香筒(熏)、臂擱、插屏、抱對等,也有以竹根刻成的人物、山水、草木、走獸等。其技法包括淺刻、深刻、薄地陽文、淺浮雕、深浮雕、透雕、圓刻等十余種,具有明顯的地域風格和鮮明的原創性,審美價值遠遠超過實用價值。 由於嘉定竹刻系純手工操作,工藝流程複雜,製作耗時費神,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生產,經濟效益低,所以藝人大都已轉業。而美術學院培養出來的中國畫畫家亦無人操刀刻竹,書畫家和竹刻藝人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致使嘉定竹刻的文化內涵逐漸喪失。另外,隨著城市化的步伐,大片竹林消失,竹刻的原材料出現匱乏。所有這些都導致嘉定竹刻技藝走向衰微,急需制訂措施加以搶救。 竹刻•寶慶竹刻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南省邵陽市 湖南省邵陽市舊稱寶慶府,地處湘西南,是湖南西南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寶慶屬西高東低半山區半丘陵地貌,盛產楠竹,自古竹器製作業十分發達,是中國竹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寶慶竹刻是從實用竹器工藝中脫胎出來的一種集觀賞、實用於一體的民間工藝。明代編修的《寶慶府志》,曾記載過萬曆年間寶慶竹刻名師潘一龍及其竹藝作品的情況。清代康熙年間,寶慶竹刻藝人王尚智發明了翻簧工藝和翻簧竹刻。以此法制作竹刻時,藝人將竹子去青去節,剝削出竹簧,經煮、曬、碾等工序後,壓平貼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拋光打磨,運用不同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鳥。竹簧雕刻色澤猶如象牙,格調高雅,一經問世,即成為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競相收藏的珍品,並被宮廷定為貢品和外交禮品。曾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1950年,政務院特定8件寶慶翻簧竹刻工藝品,作為毛澤東主席出訪蘇聯向史達林祝壽的禮物。 寶慶竹刻的雕刻技藝種類齊全,題材豐富,手法別致,僅刀法就多達二十余種。寶慶竹刻的歷代大師們擅長於將自己高超的藝術表現技巧與文人的審美情趣和中國古典書畫的意境融會貫通,創造了無數精美的竹刻藝術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寶慶竹刻這朵民間藝術奇葩雖然在歷代戰亂和20世紀60年代屢受嚴重摧折,仍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但在20世紀90年代邵陽原有的9家竹藝廠全部破產倒閉,技師流散全國各地,現僅存的二十多名老藝人亦年事漸高。寶慶竹刻正瀕臨消亡,亟待搶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