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5 17:20:59
揚州清曲是在明清時期流行於揚州一帶的俗曲和小調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曲藝唱曲形式,又名「廣陵清曲」、「維揚清曲」,俗稱「小唱」或「唱小曲」,主要流行於江蘇省的揚州、鎮江和上海等地,用揚州方音表演。它在清代初期即已形成。傳統的表演形式為一二人至八九人分持琵琶、三弦、月琴、四胡、二胡、揚琴由及檀板、碟子、酒杯等自行伴奏坐唱,走上高臺後大多由5人分持琵琶、三弦、二胡、四胡和揚琴自行伴奏坐唱。唱腔曲調為各類曲牌,早期主要用【劈破玉】、【銀紐絲】、【四大景】、【倒扳槳】、【疊落金錢】、【吉祥草】、【滿江紅】、【湘江浪】等,後來主要用【軟平】、【驪調】、【南調】、【波揚】、【春調】、【補缸】、【鮮花調】、【揚子調】、【楊柳青】、【雪擁藍關】等。節目分為採用單支曲牌演唱的「單片子」和兩支以上曲牌連綴或聯套演唱的套曲兩種類型。套曲又分為「小套曲」和「大套曲」,以【滿江紅】為主要曲調的套曲俗稱「五瓣梅」。 揚州清曲的演唱分職業性和自娛性兩種,前者在舊時以個人或家庭為單位,走街串巷或在航行于內河的客船上賣藝,後來主要由專業曲藝表演團體的專職演員進行表演;後者多系店員、小手工業者和知識階層的市民客串演唱,有些人甚至在創作唱本和音樂曲調的改革整理方面多所貢獻,還有些人做過一些理論性的整理研究工作,如王萬青即著有《揚州清曲唱念藝術經驗》。傳統的代表性節目有《十杯酒》、《做人難》等「單片子」,《三國》、《水滸》、《西廂記》、《紅樓夢》、《白蛇傳》、《珍珠塔》、《黛玉悲秋》、《梁山伯與祝英台》、《秦瓊賣馬》、《蘇三起解》、《竹木相爭》、《煙花自歎》、《老鼠告狀》等套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編演的新節目有《劉胡蘭》和《工農兵》等。 據李鬥《揚州畫舫錄》記述,揚州清曲的早期知名藝人有黎殿臣、陳景賢、劉天祿、劉祿觀、牟七、金姑、潘五道士、鄭玉本和朱三等。20世紀以來影響較大的藝人有黎子雲、鐘培賢、裴福康、王萬青和尤慶樂等。 揚州清曲是歷史較為悠久的曲藝唱曲形式,許多元明以來的古代民間俗曲,包括一些俗曲的原詞,都在揚州清曲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由於流播時間較長,它在傳佈中對其他地區的許多同類曲種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當前這一具有代表性的古老曲種由於種種原因已處於藝人流散、後繼乏人的瀕危狀態,急需加以搶救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