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龍舞

admin

/ 2012-12-05 18:01:25

龍舞,也稱「舞龍」,民間又叫「耍龍」、「耍龍燈」或「舞龍燈」,在全國各地和各民族間廣泛分佈,其形式品種的多樣,是任何其他民間舞都無法比擬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現以數人集體祭龍求雨的文字;漢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記錄中已有明確的各種舞龍求雨的記載;此後歷朝歷代的詩文中記錄宮廷或民間舞龍的文字屢見不鮮。直至現在,龍舞仍是民間喜慶節令場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龍舞最基本的表現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構圖變化和動作套路。根據龍形道具的紮制材料的不同,分為布龍、紗龍、紙龍、草龍、錢龍、竹龍、棕龍、板凳龍、百葉龍、荷花龍、火龍、雞毛龍、肉龍等等;北方龍舞的製作一般高大粗重,風格古樸剛勁;南方龍舞則精巧細緻,活潑敏捷。龍舞從色彩上可分為黃、白、青、紅、黑等,以黃龍最為尊貴。龍舞的構圖和動作一般具有「圓曲」、「翻滾」、「絞纏」、「穿插」、「竄躍」等特徵。龍舞的傳統表演程式一般為:「請龍」、「出龍」、「舞龍」和「送龍」。民間有「七八歲玩草龍,十五六耍小龍,青壯年舞大龍」的說法。舞龍人數少則一人舞雙龍,多則百人舞一大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信奉的祖先;龍舞是華夏精神的象徵,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合力、奮發開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諧、造福人類的文化內涵,是中國人在吉慶和祝福時節最常見的娛樂方式,氣氛熱烈,催人振奮,是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龍舞•銅梁龍舞 申報地區或單位:重慶市 銅梁龍舞系流傳于重慶市銅梁縣境內的一種以龍為主要道具的舞蹈藝術形式。它興起于明,鼎盛于清,在當代重放異彩,飲譽全球。 銅梁龍舞包括龍燈舞和彩燈舞兩大系列。龍燈舞主要包括大蠕龍、火龍、稻草龍、筍殼龍、黃荊龍、板凳龍、正龍、小彩龍、竹梆龍、荷花龍十個品種,其中以大蠕龍最有特色。彩燈舞主要包括魚躍龍門、泥鰍吃湯圓、三條、十八學士、亮獅、開山虎、蚌殼精、犀牛望月、豬啃南瓜、高臺龍獅舞、雁塔題名、南瓜棚十二個品種。 銅梁龍舞有與民俗活動緊密相連、套路豐富、動律諧趣的特點,伴奏音樂獨特,道具構思巧妙,造型誇張,服飾儉樸大方,舞者參舞自由,退舞方便,群眾參與性極強。 銅梁龍舞體現了團結合力、造福人類、奮發向上、與天和諧的精神,同時具有娛神娛人、彰顯威力等社會功能。銅梁龍舞聞名於世的僅大蠕龍、火龍等少數品種,多數龍舞品種已處於瀕危境地,亟待保護和拯救。 龍舞•湛江人龍舞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湛江市 廣東省東海島東山鎮東山圩村的人龍舞素有「東方一絕」的美稱。表演時,幾十至數百名青壯年和少年均穿短褲,以人體相接,組成一條「長龍」。在鑼鼓震天、號角齊鳴中,「長龍」龍頭高昂,龍身翻騰,龍尾勁擺,一如蛟龍出海,排山倒海,勢不可擋,顯現出獨特的海島色彩和濃厚的鄉土氣息,是東海島乃至雷州半島經久不衰的民間風俗和大型廣場娛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逢春節、元宵、中秋佳節和一些重大喜慶節日,東山圩村必連舞幾個晚上「人龍」,東西兩街戶戶張燈結綵,家家傾巢而出,人流如潮,熱鬧非凡。 據藝人傳說,人龍舞大約始于明末,被清軍打敗的明軍撤退到雷州半島和東海島,適逢中秋,地方百姓為鼓舞明軍士氣,編排了這個舞蹈。此後人龍舞便在這裡流傳開來,至清幹嘉時達于鼎盛。人龍舞是東海島特殊社會歷史因素與地域自然條件的產物,它將古海島群眾娛龍、敬龍、祭海、尊祖、奉神等多種風俗融入「人龍」之中,形成了自創一體、獨具一格的龍舞表演形式和「人龍」精神。湛江人龍舞有起龍、龍點頭、龍穿雲、龍卷浪等獨具特色的表演程式,表演者練就了快速托人上肩的穩健動作和步法,隊形流暢多變,動作一氣呵成,遠望動感十足,近觀粗獷雄壯,成為中華龍文化延伸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時代變遷,人龍舞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處於衰落狀態,為保護民間文化遺產,有必要對它進行儘快搶救和整理。 龍舞•汕尾滾地金龍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汕尾市 根據廣東省汕尾市南溪村老人黃天樞藏書中的記載和部分知情者的敘述,「滾地金龍」始創于南宋,明嘉靖年間,黃氏光昭公一支從福建漳州移居廣東陸豐南溪村,帶來《滾地金龍演史傳》的傳本。黃氏南溪「滾地金龍」繁衍了十七代。後來由該村的金龍藝師、傳統武術師傳到陸豐潭西鎮深溝村,大安鎮的安博、下安聯、頂潭、安塘村,西南鎮的兩軍、下村,陸豐城東鎮的上神山村等地。 南溪村「滾地金龍」表演時,由二人鑽入「龍身被套」,一人舞龍頭,一人舞龍尾。整個表演過程分為「開場見禮」、「打圍巡洞」、「游潭戲水」、「抻筋洗鱗」、「伏蟄聞雷」、「迎雷起舞」、「駕雲飛騰」、「收場還禮」八個舞段,表演中模仿的龍旋舞飛騰、戲水嬉耍、沉思奮醒、柔靜盤曲、勇猛奮進等動作。伴奏用威武雄壯、嘹亮開闊的海陸豐正字戲的「牌子大鑼鼓」,大嗩呐按不同的表演情節吹奏不同的曲調,有【宮娥怨】、【哭皇天】、【山坡羊】、【八板頭】等曲牌。表情豐富、套路眾多、舞段精彩、技藝兼善是這個舞蹈的基本特點。 1996年,南溪村被廣東省文化廳授予「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稱號,滾地金龍被編入《中國舞蹈志》,並在國家和省級地區的重大活動中多次獲獎。 龍舞•浦江板凳龍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浦江縣 浦江縣位於浙江中部偏西,金華市北部。據浦江白馬鎮夏張村張姓族譜載,自唐朝始,「龍騰燈舞鬧元宵」便成了浦江民間的習俗,浦江縣誌中稱之為「燈節」。浦江板凳龍盛行于浦江縣鄉村,廣泛流傳于江南沿海各地。綜觀浦江板凳龍的傳承發展,唐代為其孕育期,宋、元為其成熟期,明、清為其鼎盛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為其弘揚傳承期。 從構造上看,浦江板凳龍由龍頭、龍身(子燈)、龍尾三部分組成,俗稱長燈。根據龍頭造型,可分仰天龍、俯地龍、大蝦龍等類別。因凳板(龍身)上的設置造型不同,亦有方燈、酒罈燈、字燈等十一種不同的形態。每逢節日或重大慶典興燈,以麥餅團、剪刀箍、甩尾巴為主要表演陣式。 浦江板凳龍,顧名思義就是一條條用單個板凳串聯而成的遊動的龍燈,它讓人們充分感受到廣場民間舞蹈氣勢恢宏、剛強柔美的特徵,在鑼聲、號角、銃聲震天,喝彩聲此起彼伏的氛圍中接受和領悟娛己娛人的生活習俗和敬天順人的民眾信仰。一條浦江板凳龍幾乎就是一個藝術綜合體,它集書法、繪畫、剪紙、刻花、雕塑藝術和紮制編糊工藝為一體,融體育、雜技、舞蹈為一爐。遊動起來的龍舞兼有粗獷、細膩、奔放、嚴整的風格,通過這種激情與哲理、娛樂教化合一的舞蹈,人們得到了感官和心靈的雙重滿足。浦江板凳龍是地道的百姓文化,廣場性、廣泛性、驚險性為其主要特徵,其參加人數之多、活動場地之大,在同類形式中實屬罕見。 浦江板凳龍保留了中國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帶「龍信仰」的民間文化傳統,融匯了書畫、剪紙等民間藝術的民間形態,傳承了群眾體育和廣場舞蹈的藝術形式,具有民俗、歷史研究價值和民間工藝傳承功能,在浦江和浙中及江南沿海一帶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但時代變遷所造成的衝擊也不可避免地降臨在浦江板凳龍身上,使它的傳承陷入窘境,亟待搶救與保護。 龍舞•長興百葉龍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長興縣 長興百葉龍發源並流傳于浙江省長興縣林城鎮一帶,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 傳統百葉龍多在廟會及節慶時表演,先從「游四門」、「圓場」等隊形開始,當荷花燈聚成圓圈、相互連接以構成「龍」形時,外圈舞隊熱烈舞蹈,以遮引觀眾視線;「龍」一成形,即騰空躍起,眾舞隊立時散開,突出百葉龍,形成高潮。 百葉龍的表演方式也劃分為舞臺舞、行街舞、廣場舞等不同形式,且日趨複雜,以適應不同的表演場合。其主要隊形有長蛇陣、接龍、踩四門、剪刀陣、走四角等,主要動作有游龍、滾龍、龍盤柱、騰龍、臥龍、睡龍、龍出水、龍吐須等。 百葉龍舞蹈表演時,荷花在瞬間突變成龍是其最顯著的特點,由此將中國傳統的舞龍轉化成龍舞,通過湖水蕩漾、荷葉擺動、荷花盛開、彩蝶撲飛、荷花變龍、蛟龍嬉戲、龍變荷花等動作和情節,完成一個完美的舞蹈過程,展出江南水鄉的絕美意境。 1957年,百葉龍榮獲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特等獎,由周恩來總理推薦參加莫斯科「第六屆世界青年大學生聯歡節」演出,榮獲金獎,2000年又獲「群星獎」舞蹈大賽金獎。 長興百葉龍作為中國漢民族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時代的變遷給長興百葉龍的有序傳承帶來了影響,使這一寶貴的民間藝術形式面臨生存危機。為保護、傳承百葉龍藝術,長興地方政府未雨綢繆,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個保護地方文化資源、共創特色文化品牌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 龍舞•奉化布龍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奉化市 奉化布龍因起源和流布于浙江奉化而得名,是全國頗有影響的代表性龍舞之一。它由敬神、請神、娛神的民間儀式逐漸演變成為富有特色的民間舞蹈,迄今已有八百多年曆史。 舞得活、舞得圓、神態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奉化布龍的主要藝術特徵。整個舞蹈由盤、滾、游、翻、跳、戲等基本套路和小游龍、大游龍、龍鑽尾等過渡動作組成,舞者動作矯健,舞姿變化多端,技藝嫺熟。所有舞蹈動作都在龍的遊動中進行,能做到「形變龍不停,龍走套路生」,「人緊龍也圓,龍飛人亦舞」,造型生動,轉換巧妙,動作間的銜接和遞進十分緊湊。由於龍身輕,舞動起來速度快,龍圈環環相扣,龍身緊緊纏繞。奉化布龍傳統套路多達四十余個,為一般龍舞所罕見,其中有的已被用作國家體育舞龍比賽的規定動作,為大江南北的龍舞所移植。 由於奉化布龍的文化價值較突出,且民間流布的生態環境面臨潛在的危機,故地方政府已將它率先列入保護範疇。1990年,奉化布龍入選《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浙江卷)》;1996年,奉化市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5年,奉化布龍被浙江省政府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龍舞•瀘州雨壇彩龍 申報地區或單位:四川省瀘縣 四川瀘州雨壇彩龍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浪漫的龍舞表演藝術被譽為「東方活龍」。清光緒十八年左右,當地藝人將原有的「草把龍」改成彩龍,到1919年,出現了第一條雨壇彩龍。自此每逢年節或婚喪嫁娶,當地百姓都要舞彩龍。 雨壇彩龍的表演重在一個「活」字,「人龍合一」。表演時舞者「動于中而形于外」,「心有性情,手衍神色」,「手隨眼動,眼隨心動」。在川劇打擊樂的伴奏下,龍與「寶」交織纏綿,緊緊呼應,在龍舞中對龍的個性特徵、生活情態進行生動的描摹。雨壇彩龍按連綿不斷的太極圖案行進表演,套路變幻莫測,表演活潑靈動,變化多端,或脫衣,或翻滾,或歎氣,或擦癢,極顯龍之性情。在此過程中,舞者與龍的情感融為一體。 在漫長的表演實踐中,雨壇彩龍的傳人們不斷更新、豐富表演內容,形成了完整的表演套路和經典的動作造型,如龍出洞、龍搶寶、龍脫衣、龍背劍、龍歎氣、龍砌塔、龍抱柱、黃龍滾、倒掛金鉤、太子騎龍等,最大限度地展示了人們對龍的想像。 雨壇彩龍的龍頭造型獨特,主要依據瀘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腦橋的龍頭設計,額高,嘴短,雙目突出可動,下頜開合自如,形象既威武有神,又憨愚可親。龍身用竹篾紮製成骨架,分組分節,可長可短。整個龍身用竹篾紮成圈,相互串聯,套上龍衣後靈活多變。龍尾也區別于一般的火炬尾、蛇形尾,呈鰱魚狀,極富情趣。 以藝人羅銀坤等羅氏兄弟為代表,構成了雨壇彩龍的傳承人系統。在當代,這個傳人系統大大拓展,不僅有一批青年人加入,而且重慶、銅梁、成都等地還派人來學藝,雨壇彩龍的流布區域由此得到了擴展。時下,雨壇彩龍同樣面臨新時代的挑戰,急需建立保護和傳承機制。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