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目連戲

admin

/ 2012-12-05 18:25:23

目連戲是保存于民俗活動中的戲曲演出,因主要扮演目連救母的故事而得名。目連救母的故事最早載于佛家經典,主要內容大致為:傅相一生廣濟孤貧,齋布僧道,升天後受封。傅妻劉氏青提(又叫劉四娘)不敬神明,破戒殺牲,死後被打入陰曹地府。其子傅羅卜為救母往西天求佛超度,佛祖為他所感,准其皈依沙門,改名大目犍連,並賜其《盂蘭盆經》和錫杖。目連在地獄歷盡艱險,最終尋得母親,一家團圓超升。幾百年來,經過無數藝人的錘煉,目連戲以其博大紛繁的戲劇形式、無所不包的表演手段、積澱深厚的音樂素材及情景交融、觀演互動的演出排場,在民間盛演不衰,一度廣泛流布于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福建、河南等地。 目連戲•徽州目連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安徽省祁門縣 明萬曆年間,安徽祁門清溪人鄭之珍在過往雜劇、變文及傳說等的基礎上撰寫出《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鄭本目連戲一經產生,便在祁門、休甯、石台、婺源、歙縣等地廣為流傳。祁門目連戲原沒有固定演出場所,以鼓擊節,鑼鈸伴奏,不用管弦,上壽時則用嗩呐。其基本唱腔古樸,為明中葉流行於徽州一帶的「徽池雅調」,即徽州腔、青陽腔,保留「滾調」特點。腳色分生、旦、末、淨、雜、襟,臉譜有鬼臉、標臉、花臉等。表演吸收民間武術、雜耍的一些技巧,能走索、跳圈、竄火、竄劍、蹬桌、滾打等,這些表演特技被巧妙地融入劇情當中,成為表演武戲的特殊招式,為後來徽班的武戲表演奠定基礎。演出班社大多以宗族為單位組班,即一個班社均由同宗同族的人氏組成,外姓人不得加入。目連戲演出形式有二:一為演員直接扮演,謂之「大目連」;二為演員操木偶演唱,謂之「托目連」。一般以春、秋兩季為盛,有「稻旺戲」(秋收)、「堂會戲」(公堂辦,每五年或十年一屆)、「廟會戲」(朝九華山)、平安戲、香火戲(還願)等名目。演唱時間一、四、七、十日不等。 目連戲•辰河目連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南省漵浦縣 辰河目連戲的主要劇碼是《目連傳》。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斷地將劇碼的範圍擴大,將《前目連》、《梁傳》、《香山》以及稱為「花目連」的一系列劇碼也納入到其中,形成了龐大的劇碼組合,稱「四十八本目連戲」。在明清長達五百多年的歷史中,演唱目連大戲,一直是辰河地區最盛大的全民文娛活動。 目連戲傳說自宋代由開封流傳到河南南樂。南樂民間有一部目連戲口述劇本,就其故事情節、思想內容及主要人物看,與唐代的目連變文一脈相承。濮陽目連戲以民間雜耍為主,集戲曲、武術、焰火、魔術于一體,有鋸解、磨研、開腸剖肚等帶彩特技,盤叉、滾叉、金鉤掛玉瓶、玩水蛇、挖四門等舞蹈動作及金剛拳、武松採花拳、五龍出動拳等諸多拳路,服裝、道具、化妝、表演均有獨特之處。由於深藏民間,至今仍保留粗獷、原始的面目。其唱腔初為花鼓調,清代改為大平調。 目連戲有「中國戲劇的活化石」之稱,為中國戲劇起源、沿革及發展傳承等的研究提供了極富價值的材料。 但是,當前只在部分鄉間保留的目連戲,民間藝人日漸老邁,願意隨其學藝的人很少。專業院團裡最好的年輕演員幾乎流失殆盡,由於缺乏保護和研究資金,大量珍貴的文字及錄音錄影資料逐漸散佚、損毀,有的還被外國專家學者羅致而去。另外,目連戲在有些地方被列為旅遊觀賞專案,在利益的驅動下,傳統表演遭到割裂扭曲,需要立即採取措施進行搶救保護。 目連戲•南樂目連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南省南樂縣 目連戲是以《目連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國最古老的戲曲劇種,堪稱戲劇鼻祖。 目連戲最早形成于北宋。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觀者倍增。」至明,有鄭之珍《目連救母勸善戲文》,清康熙年間入宮廷,皇家也搬演此劇。時張照有《勸善金科》傳奇,均以目連之母蒙作惡不善之冤,被打入地獄,求佛救母為主要情節。 目連戲自宋代由開封流傳到河南南樂。南樂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該戲曲形式一直保留著古老的原始風貌,其表演形式,戲劇程式等方面,無不帶有傳統文化痕跡。 南樂目連戲是流行於河南省南樂縣民間的一個口述本,就其情節和思想內容及主要人物,與唐代的目連變文一脈相承。該劇以民間雜耍為主,綜合戲曲、武術、焰火、魔術于一身,服裝、道具、化妝、表演均有獨特之處,由於深藏民間,至今仍保留粗獷、原始面目。 目連戲有「中國戲劇的活化石」之稱,對中國的戲劇起源、沿革及發展傳承等研究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也為研究華夏史學史、文學史、民俗文化等提供珍貴資料。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