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5 18:27:54
蕪湖自古鐵冶業發達,有「鐵到蕪湖自成鋼」的美譽,蕪湖鐵畫製作技藝即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蕪湖鐵畫以錘為筆,鍛鐵為畫,鬼斧神工,氣韻天成,技藝高超。鐵畫始于清康熙年間,由蕪湖鐵工湯鵬與蕪湖畫家蕭雲從相互砥礪而成,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歷史。據清代《蕪湖縣誌》所錄《鐵畫歌•序》載:「湯天池與畫家為鄰,日窺其潑墨勢,畫師叱之。鵬發憤,因煆鐵為山水嶂,寒汀孤嶼,生趣宛然。」蕪湖鐵畫源于國畫,具有新安畫派落筆瘦勁簡潔、風格冷峭奇倔的藝術特徵,純靠手工鍛打完成。它以熟鐵為原料,經紅爐加熱後,用鍛、鑽、抬、壓、焊、銼、鑿等技法制成。蕪湖鐵畫既有國畫的神韻又具雕塑的立體美,還表現了鋼鐵的柔韌性和延展性,是一種獨具風格的藝術品。 蕪湖鐵畫先後參加過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和匈牙利布達佩斯造型藝術展,並赴日本、科威特、義大利、奈及利亞、沙特、香港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1958年,毛澤東、劉少奇先後在安徽省博物館欣賞了蕪湖鐵畫,稱讚鐵畫藝術技藝精湛,提出要將之加以發展。 1959年至1960年,老藝人儲炎慶和幾位弟子製作了大型鐵畫《迎客松》、《梅山水庫》和鐵書法《沁園春•雪》,陳設在人民大會堂。 蕪湖鐵畫經三百多年的承傳和發展,除製作傳統形式的尺幅小景、畫燈、屏風外,還創出了立體鐵畫、盆景鐵畫、瓷板鐵畫和鍍金鐵畫等新品種,形成了座屏、壁畫、書法、裝飾陳設和禮品五大系列兩百多個品種,以其與眾不同的風格和魅力在藝壇獨樹一幟。 但是,當今市場經濟的利益驅動不斷影響著鐵畫品質,加上兼備國畫和文學修養的鐵畫藝人出現斷代,蕪湖鐵畫面臨技藝變形、失傳的困境,亟待國家給予支援和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