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梨園戲

admin

/ 2012-12-06 13:28:21

梨園戲發源于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廣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臺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梨園戲保存了宋元南戲的諸多劇作、唱腔和演出規制。它分小梨園(七子班)和大梨園的「上路」、「下南」三個流派,每個流派各有號稱「十八棚頭」的保留劇目,保存了《朱文》、《劉文龍》、《蔡伯喈》、《王魁》等25種南戲劇碼。梨園戲至今仍存在於舞臺之上,並基本保留了原生態的戲劇樣式。它有一整套嚴格規範的表演形式,基本動作稱為「十八步科母」,各個行當都須遵守這種規範;梨園戲音樂保留了南戲以鼓、簫、弦伴奏為主的形式,其唱腔源于晉唐古樂的唱腔用泉州音演唱,一字多腔,屬曲牌體,至今仍沿用【摩珂兜勒】、【霓裳羽衣曲】等古曲牌名;梨園戲所用琵琶系南琶,橫彈,與唐制相仿;上弦為晉代奚琴遺制;洞簫即唐之尺八;打擊樂以南鼓(壓腳鼓)為主,打法獨特。 「棚」是梨園戲傳統的演出場地,演出前需要舉行「獻棚」儀式,供奉戲祖師田都元帥,之後才開始扮角、跳加官。與一般戲曲舞臺的一桌二椅不同,棚的正後方只擺設長條椅;南宋雜劇《眼藥酸》的砌末至今仍可在梨園戲淨、醜兩個行當的表演中見到。 梨園戲保存了宋元時期戲劇的文獻和活態資料,從中可體察出南戲文化及閩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特色。從歷史文化的意義上說,梨園戲是一座無形的綜合藝術寶庫。由於時代的變遷,梨園戲觀眾日漸減少,使得梨園戲的生存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