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高腔

admin

/ 2012-12-06 13:30:54

高腔是明代弋陽腔與後來的青陽腔流變派生形成的諸聲腔劇種。在幾百年的流變過程中,弋陽腔各分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們與各地民間音樂有不同程度的結合,由此形成各地高腔不同的音樂風格。 高腔•西安高腔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衢州市 西安高腔形成于浙江衢州,因衢州古稱西安而得名。它是在弋陽腔影響下形成的地方戲,最遲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間,以衢州為中心,流傳于浙江的溫州、金華及江西東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 西安高腔起源于民間,流行於民間,有《槐蔭樹》、《合珠記》、《蘆花絮》等一批傳統劇碼。它原來僅以鑼鼓伴奏,清道光後與昆腔、亂彈合班演出,受昆山腔和亂彈腔的影響,在保留原音樂特徵的前提下加入管弦、昆笛、板胡、提胡等樂器,也有了簡單過門。現存的西安高腔唱腔上「大吼大叫」,表演上「大蹦大跳」,舞美上「大紅大綠」,樂器上「大鼓大號」,鄉土氣息濃厚,在劇碼、行頭、唱法、行當體制、演出程式等方面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南戲的風貌,對南戲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 近代以來,因戰亂不斷,西安高腔流散于民間。解放後,地方政府對西安高腔進行了搶救,保存了大量相關資料,上演了部分劇碼。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西安高腔觀眾流失嚴重,人才稀缺,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再次面臨新的生存危機,這一狀況迫切需要有關方面加以重視,認真對待。 高腔•松陽高腔 申報地區或單位:浙江省松陽縣 松陽高腔是浙江省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統中的獨立分支,屬單聲腔劇種。由於松陽縣玉岩鎮的白沙崗高腔班演出松陽高腔從未間斷,在這一聲腔的傳承中佔有突出地位,故松陽高腔又被稱作「白沙崗之土調」,當地人則稱為「高腔」。它起始于明代,以松陽地方雜劇為主,吸收昆腔等外來聲腔的藝術因素而最終成型,在清代乾隆至光緒年間達到鼎盛時期。松陽高腔現在主要流行於以松陽為中心的浙西南農村地區,遠及閩、贛、皖等地。 松陽高腔的演出保留了戲曲的原始狀態,具有曲調優美、樣式質樸的特點。它的唱腔屬曲牌連綴體,但演唱時句式、詞格可根據需要而隨意變化,行腔中常用「衣」、「呀」、「啊」、「哈」等襯詞,並以高八度假嗓幫腔,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松陽高腔採用管弦伴奏,是高腔系統中較為特別的一種,樂器包括板、鼓、笛、嗩呐、二胡、小鑼、大鑼、大鈸等。原有曲牌一百多支,保存下來的有七十多支。 松陽高腔的腳色早期分生、旦、淨、醜、小、貼、外、夫8個行當,清末以來又增加了二旦、作旦、老外、二花、四花等行當。自創建班社起,松陽高腔藝人代代相傳,至今已傳承23代,其表演帶有鮮明的民間藝術的特色,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松陽高腔現存劇碼四十多個,《夫人戲》、《三狀元》、《八仙橋》、《買水記》、《鯉魚記》、《火珠記》、《酒樓殺家》等是其代表作。 松陽高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研究價值。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浙江省市縣各級有關部門先後多次對松陽高腔進行恢復繼承和挖掘整理,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由於松陽高腔藝人年齡老化,年輕藝人青黃不接,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面臨挑戰,同時民間劇團難以走向市場,面臨滅絕的危險,加上地方財政緊張,沒有足夠的力量扶持,所以松陽高腔的搶救和保護工作迫在眉睫,任重道遠,應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高腔•岳西高腔 申報地區或單位:安徽省岳西縣 岳西高腔是安徽省岳西縣獨存的古老稀有劇種,由明代青陽腔沿襲變化而來,有三百多年的傳承歷史。明末清初,文人商賈溯潛水、長河將青陽腔傳入岳西,當地文人圍鼓習唱,組班結社,岳西高腔初步成型;光緒初期,外來職業高腔藝人系統傳授舞臺表演藝術,促成了岳西高腔的進一步發展。 岳西高腔藝術遺產豐厚,其戲曲文學、戲曲音樂、表演藝術及基本活動形式都自成體系,風格獨特。通過對岳西境內民間抄本的發掘、搜集、整理,已累積劇碼一百二十余種,二百五十多出,可分為「正戲」和「喜曲」兩類,其中「正戲」占絕大多數,包括《荊釵記》等南戲五大傳奇劇碼的精彩摺子,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文學價值,其最大特徵是繼承了「滾調」藝術併發展成「暢滾」;「喜曲」所唱均為吉慶之詞,主要用於民俗活動,是岳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岳西高腔的音樂體制基本屬曲牌聯套體,一唱眾和,鑼鼓伴奏,「唱、幫、打」三位一體,風格古樸。藝人以獨有的「箍點」標記指導唱腔,傳承藝業。 岳西高腔的演唱包括圍鼓坐唱、舞臺表演和在民俗活動中表演三種形式,有嚴格而成熟的程式規範。它全面融入境內各民間燈會,成為本土民俗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清末以來,岳西高腔幾度興衰,新中國成立前夕已處於瀕危境地。新中國成立後,縣政府組建專業高腔劇團,專門對岳西高腔進行傳承和研究。20世紀60年代後,珍貴史料損毀嚴重,專業劇團體制變異,民間班社活動萎縮,岳西高腔後繼乏人,再次面臨絕滅的危險。 高腔•辰河高腔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南省辰溪縣、瀘溪縣 辰河高腔是包括高腔、彈腔和少部分昆腔在內而以高腔為主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湖南省沅江中上游的支流辰河一帶,波及貴州、四川省的部分地區。辰河高腔源于戲曲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清代道光、咸豐年間得到發展,老藝人杜風林組建湘西最早的辰河高腔戲班「大紅班」,到各地巡迴演出,辰河高腔開始走向民間,得到廣泛流傳。 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辰河高腔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它有48本「目連戲」及《黃金印》、《紅袍記》、《一品忠》、《琵琶記》、《裝瘋油鍋》等劇碼,在湘西久演不衰,深受群眾喜愛。辰河高腔曲調豐富,有曲牌五百余支,適合表達各種不同的思想感情,主要曲牌有【歸朝歡】、【降皇龍】、【浪淘沙】、【淘金令】、【撲燈蛾】等。 辰河高腔的聲腔高亢激昂,音域寬廣,可在高、中、低音區迴旋,粗放時裂金碎玉,響徹雲霄;柔和時則細若遊絲,婉轉動人。男聲用大本嗓演唱,給人以粗獷奔放之感;女聲唱腔的高八度花腔委婉清亮,悅耳動聽。早期的辰河高腔分生、旦、淨、醜、外、副、末、貼八個腳色行當,清末民初之後變為生、旦、淨、醜四行,其中生角又分為正生、老生、紅生、小生,旦角又分為正旦、小旦、搖旦、老旦等。演員的表演樸實、自然,帶有濃郁的泥土氣息,具有講究唱功、多唱傳奇本高腔、擅演目連戲的特點。演出時的伴奏樂器包括嗩呐、笛子、京胡、二胡、三弦、大鼓、小鑼、雲鑼、鈸、小鼓等,特製的高腔嗩呐聲音高亢優美,能與唱腔融為一體,在幫腔和伴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辰河高腔完整地保留了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較早地在戲劇演出中實現了觀眾和演員的互動,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意識流藝術」。辰河高腔在國外演出時曾引起轟動,被譽為「中國戲劇的瑰寶」。 由於經費緊張、人才缺乏及受眾局域化、老齡化等問題,現在辰河高腔已到了幾乎失傳的地步,只有少數劇團在艱難的生存條件下堅持演出。需採取措施儘快改變這種局面。 高腔•常德高腔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南省常德市 常德高腔為常德漢劇高、昆、彈三大聲腔之一。它是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等鄉土音樂的基礎上不斷吸收明代弋陽腔、青陽腔等早期戲曲聲腔而逐漸發展成熟的,主要流行於西洞庭區、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流域,遠及鄂西南和黔東一帶,1986年更名為武陵戲。明代萬曆至清代幹嘉年間是常德高腔最為興盛的時期,此後隨著彈腔南北路的興起而逐漸走向衰落。《祭頭巾》、《思凡》、《兩狼山》、《雙猴鬥》、《程咬金娶親》等是常德高腔中的代表性劇碼,解放後又出現了《芙蓉女》、《紫蘇傳》等新編高腔戲,演出轟動一時。 常德高腔有三十余種基本腔和七十余種曲牌,演唱形式有滾唱、幫腔等。其中幫腔受沅水船歌、紮排號子音調的影響較大,分人聲幫腔和樂器隨奏兩類,人聲幫腔一唱眾和,樂器隨奏以大鑼、大鈸和嗩呐伴奏。其唱腔與本地方言緊密結合,並融入了大量本地巫腔、儺願腔、漁鼓調的音樂素材,表現力很強。演唱時有本嗓、邊嗓、夾嗓、小嗓等多種表現方法。 常德高腔的腳色分為生、旦、淨、醜四行,其中包括青須、白須、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臉、二花臉、小花臉等「三淨」。表演中唱念以中州韻拼讀標準與常德方言聲調相結合,為了強調人物的地域特點,也兼用一些外地語言。常德高腔特別重視表演基本功的訓練,有一套富於表現力的動作程式,此外還從生活中提煉出一些特殊的表演范式,形成類比飛禽走獸或其他動靜物態的身法動作。常德高腔的表演中常會穿插一些精彩的特技,往往能收到引人入勝的演出效果。 早在清代嘉慶、道光時,眾多常德高腔班社已相繼解體或改唱彈腔,導致大批劇碼失傳,傳承關係幾近中斷。1954年,常德市文化主管部門舉辦高腔學習班,挖掘傳統劇本二十余個並恢復上演了其中的少數劇碼,使幾近消亡的常德高腔重新萌發了生機。常德高腔為常德地域文化的有機載體,為研究地方戲曲聲腔的流播衍變提供了鮮活的材料。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巨大變遷,常德高腔又一次陷入瀕臨滅絕的艱困境地,迫切需要得到搶救和保護。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