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6 13:38:48
錦歌是一種重要的曲藝唱曲形式,流行於以漳州為中心,包括廈門、晉江、龍溪在內的閩南平原地帶及臺灣省,原名「雜錦歌」,「錦歌」是通行的簡稱。大約產生于明末清初,興盛于清代中期,與泉州南音並稱為閩南民間藝術的姐妹之花。20世紀40年代以後,錦歌開始走下坡路。 錦歌的表演形式為多人圍坐演唱,同時分持琵琶、洞簫、二弦、三弦及木魚、雙鈴等自行伴奏。其唱腔音樂豐富繁雜,包括「五空仔」和「四空仔」等常用的主要曲調、「雜碎仔」和「念雜仔」等念誦性的曲調及「雜歌」與「花調仔」等吸收自姊妹藝術的曲調等多種類型。傳統節目以《陳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妙常怨》、《董永》、《呂蒙正》等最為著名。錦歌音樂唱腔海納百川的豐富性反映出其藝術上相容並蓄的開放品格,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流行地人民不拘一格、開拓進取的精神氣質。 錦歌植根于民間,唱詞通俗易懂,曲調優美流暢,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時,也把錦歌帶至臺灣,並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形成了「唱歌仔」的新形式。錦歌對姊妹藝術的哺育催生作用即此可見一斑。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今人們對於錦歌的興趣日益淡漠,錦歌藝術面臨隨時可能消亡的危機,需要設法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