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廈門漆線雕技藝

admin

/ 2012-12-06 13:43:48

漆線雕工藝在廈門流傳三百餘年,歷經蔡氏13代傳人。這一工藝系古代佛像雕塑藝術的遺脈,是受宋元線雕工藝特別是瀝粉和泥線雕的啟發而產生的。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時逐漸成熟,在廈門地區的發展與民間宗教的興盛及神佛雕塑行業的繁榮密不可分。 傳統的漆線雕製作包括雕塑、粉底、漆線裝飾、妝金填彩等4個方面。就作品的創作設計而言,雕塑是首要的。但就藝術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線裝飾的技藝才是關鍵。漆線雕用陳年磚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調和,經反復舂打成為柔軟而又富於韌性的泥團,俗稱「漆線土」,再由手工搓成 「漆線」,然後在塗有底漆的坯體上用「漆線」盤、結、繞、堆,塑造浮凸的圖形。 漆線雕工藝關注線條的審美特質,形態豐富多變,在創作中隨心所欲而達到極高境界,中國工藝美術中的線條美在這裡得到昇華。漆線雕以線條盤結,而以浮雕形式展現,精細之處毫釐不爽,所有細節都非常嚴謹。可以說,手工是漆線雕的靈魂。 三百多年前,漆線雕的製作基地在同安縣馬巷鎮。馬巷蔡氏作坊原名「西竺軒」,現在蔡姓藝人有姓名可考的可上溯到第8代蔡善養,年代約在清嘉慶年間。第11代傳人蔡文沛將作坊遷至廈門,他首次用漆線雕來表現歷史人物,且廣收學生,公開家門絕技。蔡文沛之子蔡水況為工藝美術大師,他的藝術視野更加開闊,作品《還我河山》和《波月洞悟空降妖》作為經典之作由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1972年,蔡水況將漆線雕圖案做成獨立的裝飾藝術品,這種裝飾藝術品很快便成為現代漆線雕的主流產品,獲得了極大的效益。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現代市場經濟給傳統的漆線雕工藝帶來了巨大衝擊,由於漆線雕工藝比較複雜,不易掌握,所以傳人不易尋覓,蔡氏一門至今仍從事漆線雕的僅有13代傳人蔡彩羨,有後繼乏人之虞,有關方面應對這一古老手工藝進行保護、搶救,以防止傳統技藝失傳。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