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儺舞

admin

/ 2012-12-06 13:49:22

儺舞是廣泛流傳于各地的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間舞,是儺儀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間表演。現存儺舞主要分佈在江西、安徽、貴州、廣西、山東、河南、陝西、湖北、福建、雲南、廣東等地,各地分別有「跳儺」、「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稱謂。儺舞歷史悠久,成型于周代的宮廷「大儺」之禮,在《周禮》中有明文記載。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儺舞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樣式,且在儺儀中佔有不同的比重。儺舞表演時一般都佩戴某個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話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歷史名人,由此構成龐大的儺神譜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儺舞伴奏樂器簡單,一般為鼓、鑼等打擊樂。表演儺儀儺舞的組織稱為「儺班」,成員一般有八至十余人,常有嚴格的班規。儺舞常在儺儀儀式過程中的高潮部分和節目表演階段出現,各地的儺舞節目豐富,兼具祭祀和娛樂的雙重功效。 儺舞•南豐跳儺 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西省南豐縣 儺舞是 「跳儺」的主要表現形式,原為祭神驅疫的儀式舞蹈,後發展為娛神娛人的儺舞。南豐儺舞流傳于江西省南豐縣180個村莊,傳播面廣,是民眾喜愛的民間舞形式。南豐儺舞歷史悠久,幾經演變,清初傅太輝《金砂宋氏儺神辨記》載:「漢代吳芮將軍......祖周公之制,傳儺以靖妖氛。」可見漢時南豐一帶已有跳儺。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到明清時期,南豐跳儺吸收了戲曲、木偶、燈彩、武術等多種表演技藝,變得更加世俗化、娛樂化。新中國成立後,傳統的跳儺在民間依舊傳承,延續著其草根文化的命脈。 南豐儺儀結構複雜,由跳儺儀式、雜儺儀式等構成。跳儺儀式由起儺、跳儺、驅儺等基本程式構成;雜儺儀式有「跳竹馬」、「跳和合」及「跳八仙」儀式三種。南豐儺儀中的舞蹈形態眾多,現保留82個,其中包括單人舞《開山》、《鍾馗》、《財神》、《哪吒》,多人舞《跳判》、《儺公儺婆》、《對刀》,技巧舞《演羅漢》、《觀音坐蓮》、《普賢騎象》及舞劇節目《西遊記》等。南豐跳儺面具造型各異,千容百態,有180種之多,其中包括驅疫神祗、民間俗神、釋道神仙、傳奇英雄、精怪動物、世俗人物等。其所用道具法器名物眾多,主要可為五類,兵器軍具類包括斧、刀、槍等,法事器具類包括鐵鍊、桃劍、棕葉等,燈燭炮杖類包括火把、蠟燭等,食物供品類包括三牲(肉、魚、雞)等,生活用具類包括手巾、鏡子、酒杯等。南豐跳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地方風味濃郁,文化底蘊深厚,深受民眾的喜愛。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城鎮化發展趨勢的加強,南豐跳儺賴以生存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民俗生態依託漸失,藝人隊伍後繼乏人,儺班漸減。有鑑於此,急需加以保護扶持。 儺舞•婺源儺舞 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西省婺源縣 婺源儺舞俗稱「鬼舞」或「舞鬼」,歷史悠久,節目眾多,風格獨特,是中國古代舞蹈藝術史研究的「活化石」,深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所注目。 通過多年的調查,婺源儺舞節目有一百多個、儺面兩百多個。由於社會歷史等原因的影響,現存秋口鎮長徑村「驅儺神班」有演員19人,面具三十余個,其中有4個原始木雕面具,可演節目24個。婺源儺舞節目很多,有反映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的《開天闢地》、《太陽射月》、《孟姜女送寒衣》等,表演形式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婺源儺舞動作十分豐富,類比女性的舞步「妮行步」,《開天闢地》中的「辟斧」、「拗斧」、「磨斧」,《丞相操兵》中的「上、中、下十字架」、「操兵步」、「拍手一照」、「拍腿過河」、「耍羽毛」、「舞花」、「輪棍」,《太陽射月》中的「摸胡點」、「單摸胡」、「雙摸胡」等都別具一格,保留著古樸、粗獷、簡練、誇張、形象、傳神的獨特風貌。這些動作多順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具有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的特色。音樂伴奏由打擊樂、曲牌和唱腔三個部分組成,有專用的鑼鼓譜和曲牌,遵循舞止曲終的原則。 婺源儺舞曾于1953年赴北京參加全國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丞相操兵》等四個節目入選《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2005年6月參加「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中外儺藝術展演」,榮獲金獎和優秀表演獎。婺源儺舞以古樸的舞蹈風格和眾多的表演節目承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值得人們加以珍視。 儺舞•樂安儺舞 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西省樂安縣 樂安縣的東湖村位於江西省樂安縣城南30華里處,村裡的楊姓氏族世代流傳著一種古老的跳儺儀式,當地人稱為「滾儺神」,此儀式規約森嚴,概不外傳。東湖「滾儺神」已有近千年曆史,它被當地作為驅邪納福、保境安民的一種儀式傳承延續至今。村中儺神廟(始建于清乾隆八年,現已倒塌)前曾寫有一副對聯「儺驅瘟疫丁盛畜旺,神佑鄉里邑立村甯」。 「滾儺神」所戴的面具與其他儺舞不同,不是整個罩住臉部,而是由上額下嘴兩個斷片組合而成,有豬嘴、雞嘴、鵝王、東嶽、判官、白虎精、歪嘴婆婆等18面。伴奏音樂為一鼓一鑼,節奏為反3/4拍,弱拍在前,強拍在後,很有特色。東湖儺班由12人組成,主要表演的節目有《雞嘴》、《豬嘴》、《板叉》、《唱文戲》、《捉鬼》、《牛魔王》、《七星》、《踩爆竹》等。這種儺舞既有獨舞,也有雙人舞,表演時多持道具,舞蹈動作古樸粗獷,剛中有柔,有「踢腿蹲襠」、「反彈射箭」、「拂臉甩手」、「匯步」等動作技巧。如遇瘟疫災害,則18個儺神全部出動,走村過戶搜索驅邪,整個過程顯得較為原始,很少人為加工的痕跡。 「滾儺神」中「豬嘴」、「雞嘴」的造型動作及表演風格在我國儺舞中實屬罕見,是至今惟一倖存的最古老的儺儀和儺舞。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