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柳子戲

admin

/ 2012-12-06 13:59:24

柳子戲又名弦子戲,亦稱北調子、糠窩子,流行於山東、河南、江蘇北部、河北南部、安徽北部的廣大地區。它由元明以來流行於中原地區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因其主要的說唱曲調「柳子」通俗易懂,影響較大,故被稱作柳子戲。柳子在清代中葉盛極一時,曾與昆腔、弋陽腔、梆子腔合稱為「南昆、北弋、東柳、西梆」。 柳子戲主要由俗曲和柳子兩部分構成,俗曲部分比重較大,現存曲牌一百余支,曲調一般分為越調、平調、下調、二八調、昆調、轉調等。俗曲以三弦、橫笛、笙等樂器伴奏,演唱時可用「掛敘」的方法,在長短句中插入大段七字句或十字句的唱詞,以適應表現的需要。其音樂風格委婉動聽,能夠表現複雜細膩的心理情感。柳子屬板式變化體,用通俗的七字句演唱,而以三弦和笙伴奏,顯示出濃郁的地方特色。柳子戲在發展過程中還吸收了高腔、青陽腔、亂彈、昆曲、羅羅腔、皮簧等劇種的唱腔、表演和劇碼,以三弦為主奏樂器,同時輔以笙笛。有人用「九腔十八調」來形容柳子戲腔調的豐富多彩,可謂恰如其分。 柳子戲現存的傳統劇碼有兩百多出,其代表劇碼包括《孫安動本》、《張飛闖轅門》、《白兔記》、《金鎖記》、《玩會跳船》、《抱妝盒》、《燕青打擂》、《打登州》、《鞭打蘆花》、《鋸大缸》等。柳子戲腳色分工較為細緻,生行包括淨面文生、架子生、袖生、武生、白胡老生等,旦行包括青衣、紅衣、閨門旦、老旦等,淨行包括紅淨、黑臉等,醜行包括文醜、武醜等。其表演以粗獷豪放為特色,極受地方觀眾歡迎。 柳子戲中容納了明清以來盛行的各種古老聲腔,保存有曲牌六百多支,在中國北方戲曲及元代散曲的研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已只剩下號稱「天下第一團」的山東省柳子劇團一家還在支撐著「東柳」的門面,對這一古老劇種的保護已刻不容緩。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