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山東琴書

admin

/ 2012-12-06 14:04:00

山東琴書是山東重要的地方曲藝品種,又稱「唱揚琴」或「山東揚琴」。它源于明代中期魯西南菏澤(古曹州)地區興起的民間小曲自娛演唱形式「莊家耍」(又稱「玩局」),至清代中期,原來唱曲使用的伴奏樂器古琴和古箏改為揚琴(又稱「蝴蝶琴」)、四胡、古箏、琵琶、簡板和碟子,表演為多人分持不同樂器自行伴奏,分行當圍坐表演,以唱為主,間有說白或對白。 山東琴書採用山東方音表演,因脫胎于民間的「小曲子」聯唱,所用唱腔曲調十分豐富,約有曲牌二百多支。發展為琴書說唱之後,使用的曲調逐漸集中,以所謂「老六門主曲」即【上合調】、【鳳陽歌】、【疊斷橋】、【漢口垛】、【垛子板】、【梅花落】最為常用,清末民初以來又進一步發展為以【鳳陽歌】和【垛子板】為主要曲調,穿插少量小曲進行說唱的音樂體制,節目也以中長篇書為主,兼唱小段兒。 山東琴書分南、北、東三路流行,並有各自的代表性藝人和流派。南路為最早的一支,流行於魯西南地區,以茹興禮及其創始的「茹派」最具代表性,演唱不用花腔巧調,行腔深沉,咬字真切,節目多為憤世之作;北路以濟南為中心,廣泛流行於魯西北地方,以鄧九如及其創始的「鄧派」最具代表性,表演善用方言俚語,于純樸中顯幽默,平易中求韻味;東路以廣饒、博興為中心,流行於膠東各地,以商業興、關雲霞夫婦及其創始的「商派」最具代表性,唱腔優美動聽,富於變化。 山東琴書的傳統代表性節目很多,長篇有《白蛇傳》、《秋江》及移植來的《楊家將》、《包公案》、《大紅袍》等多部,中篇有《王定保借當》、《三上壽》、《梁祝姻緣記》等七八十部,短段兒多為早期小曲子節目中傳承下來的經典之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山東琴書得到新的發展,流行範圍擴大至山東省以外,經過加工整理的優秀傳統節目《梁祝下山》、《水漫金山》等及新創作的中篇《奪印》,短篇《十女誇夫》、《姑娘的心願》、《大林還家》、《鋦瓷盆》都有重要影響。 山東琴書文化底蘊豐厚,對呂劇的發生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是山東呂劇的直接母體,歷史文化價值比較獨特。如今它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急需加以保護和扶持。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