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6 14:13:46
沁陽嗩呐屬木制雙簧管樂器,它的特點為音量大,音質明亮、粗獷,演奏方便,善於表現熱烈奔放的場面及大喜大悲的情緒。沁陽嗩呐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近年來逐步增添了悶子、手搦(大咪)、卡腔(小咪)、管子、口哨等附屬樂器,大大豐富了嗩呐的表現能力及演奏內容。沁陽嗩呐分高、中、低音三類,吹奏技藝十分豐富,在本地區凡遇到婚喪嫁娶、寺廟開光、開業慶典、生日祝壽等活動都要請嗩呐班吹奏,以增添熱鬧的氣氛。 傳說明代宗室朱載在嗩呐八音孔的基礎上研製出「眼管子」,為我國民族管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據說他曾在九峰寺創建「金鼓會」,每逢農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嗩呐班都要在這裡聚會。明末清初時有「同樂會」、「賈家班」,清至民國時有「麻金班」、「毛旦班」、「銀河班」等嗩呐演奏組織,在當地影響很大。沁陽一帶有「大花轎,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結婚」,「閨姑女、門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轎」的俗語,正反映了這些嗩呐班的影響。依照地域和技藝風格,沁陽境內的嗩呐整體上可分為四大家兩大派。以沁河為界,分為沁北派和沁南派;沁北派以張家、賀家、馬家為代表,沁南派以賈家為代表。其繁盛之況,即此可見一斑。 在四大家的影響下,沁陽境內的嗩呐班社和藝人隊伍規模不斷增大,數量十分可觀。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80年代,沁陽的嗩呐班已發展到三十多家,從事嗩呐演奏的人員達四百多人,呈現出鄉鄉有嗩呐、村村有樂聲的狀況。據不完全統計,沁陽嗩呐演奏的曲目達三百多首。在現當代民俗、藝術生活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民間演出者創作了一些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如《故鄉頌》、《九峰情話》、《沁陽春》。1997年12月,沁陽市被河南省文化廳授予「河南省民間藝術之鄉」榮譽稱號,後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位於陝、甘、甯交界地帶,是慶陽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西與慶陽市的合水縣、鎮原縣接壤,南北與甯縣、環縣、華池、慶城縣毗鄰。 慶陽西峰嗩呐是以嗩呐為主奏的民間吹打樂,也稱鼓吹樂,經歷代藝人不斷加工傳承至今,以其為數眾多的曲牌、龐大的演奏隊伍、豐富的民俗內容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而成為我國民間音樂中一個獨特的樂種。它以西峰為中心,分佈在周邊慶城縣、環縣、合水縣、甯縣、正甯縣及鎮原縣部分鄉鎮。僅西峰區就有嗩呐班社31個,從業人員286名。該樂種的表演形式有「大件」組合與「小件」組合兩種。一般樂手都能掌握兩件以上樂器,在人員不變的情況下可隨意調動。 慶陽嗩呐曲牌豐富,韻味質樸,自成體系,獨具風格,經普查後採錄的傳統樂曲有一千二百余首,編入《慶陽地區民間器樂集成》的達496首,這些曲牌按源流沿革可分為器樂化程度較高的傳統曲牌、民歌變奏和地方戲曲曲牌三類,代表曲目有《披紅掛花》等。 慶陽嗩呐的文化價值不僅表現在音樂的獨特性上,而且表現在其內容的延伸上。如「跑報」就是內涵豐富的表現形式之一,它通過口傳方式極大地發揮了藝人的即興創作能力,充分顯示出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對繼承發揚傳統美德、增強社會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這一獨特的樂種目前卻處於嚴重的瀕危狀態,採取相應的搶救保護措施已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