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越調

admin

/ 2012-12-06 14:16:41

越調又名四股弦,是河南省古老的劇種,主要流傳于陝南、鄂北、皖西、山東及河南各地,且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越調清代乾隆年間開始在南陽等地流行,其後逐漸演變為專門的聲腔劇種,清朝末年走向興盛。劇種形成後,它主要以皮影越調戲、木偶越調戲和越調大戲班三種形式演出。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越調形成了五百多個傳統劇碼,尤以擅演「三國」而聞名,代表性劇碼有《收姜維》、《下南唐》、《無佞府》、《李天保弔孝》、《白奶奶醉酒》、《李雙喜借糧》、《火焚繡樓》、《諸葛亮弔孝》等。越調起源于曲牌體,後又加入板腔體,成為板腔體與曲牌體合一的獨特劇種。其板式有慢板、流水、銅器調、贊子、導板、飛板、緊打慢唱、哭腔、吹腔、雜調等。越調曲牌有兩百多個,多來自其他戲曲劇種和民間音樂,分笛牌和絃牌兩部分。越調唱腔主要為「越調」,有時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具有獨特的風格,高亢明快,淳厚質樸,吐字清晰,以字代音,以聲傳情,唱中有笑,笑中有唱,既善於表現激昂慷慨、悲壯高歌的場面,又能抒發深沉、輕柔、哀怨的情感,具有中原地區民間音樂的特色和鄉土氣息。越調聲腔藝術豐富,有自己的行當特色和套路板式。演員用本嗓演唱,輔以假聲,淨行唱腔的主音比其他行當高5度。伴奏分文、武場,文場樂器包括墜胡、笛子、二胡、嗩呐、三弦、琵琶、悶子等,武場樂器包括板鼓、大小鑼、堂鼓等。 越調的腳色行當齊全,包括大紅臉、二紅臉、文生、武生、大淨、二毛、三花臉、正旦、花旦、閨門旦、浪旦、武旦、老旦等十幾種,每個行當都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在長期的舞臺實踐中,滋生出了申鳳梅和毛愛蓮為代表的一些著名表演流派。 越調生動地反映了中原一帶的社會生活,在社會史和藝術史研究方面都有重要價值。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進程中,越調舉步維艱,每況愈下,過去那種「滿城鑼鼓萬人迷,村村都有越調戲」的喜人景象早已風光不再。現在河南全省只剩下河南省越調劇團和許昌市越調劇團兩個專業演出團體,資金缺乏,新劇碼產生困難,藝術人才青黃不接。當務之急是加大政策扶植的力度,調動各種力量對之進行搶救和保護,首要任務則是對老藝人的絕活兒進行搶救性挖掘。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