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傳統村落不能刨的文化根

admin 2013-01-08 19:43:47

標題

傳統村落不能刨的文化根

內容

目前所做的工作,不僅是針對一枚荷包、一段故事、一位藝人的保護,也是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從長遠來看,這將為中華文化科學、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打下牢固的根基。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官網近期發布信息顯示,“中國傳統村落”評審認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在全國涉及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登記上報的11567個村落信息中,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確定了第一批入選中國傳統村落推薦名單,並將入選的648個村落進行了公示。 此次普查工​​作始於2012年4月,溫家寶總理在中央文史館成立60週年座談會上發表了關於“傳統村落的保護就是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對於物質遺產、非物質遺產以及傳統文化的保護”的工作指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旋即前往天津大學,與馮驥才先生展開面對面的調研工作。同年5月,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以下簡稱“四部委”)下發通知,聯合開展傳統村落的普查工作。2012年9月25日,四部委聯合於北京召開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專家委員會由國內從事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的​​建築學、民俗學、藝術學、美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相關領域的26名著名專家組成,並由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馮驥才擔任主任委員。 “這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全民性文化行動,體現出了國家的文化自覺。在社會轉型階段,一個國家的文化自覺至關重要,文化自覺是真正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和自覺地承擔。 ”得知此舉的馮驥才感慨萬千。馮驥才關注民間文化和傳統村落由來已久。自上世紀80年代起,他便開始撰寫大量文化思辨與文化批評的文章,關注農村城鎮化、城市工業化進程中民間文化所面臨的窘境。上世紀90年代初,馮驥才明確意識到民間文化的重要性,他說:“民間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母體,是民族精神情感、個性特徵、凝聚力、親和力的載體。”1994年歲末,馮驥才得知天津城區一條有六百年曆史的老街要拆,他毫不遲疑地拿出幾十萬元稿費邀集文化、建築、考古、民俗、攝影界等人士投身於搶救老街。半年後,在老街動工前結束了搶救工程。後將一年半搶救的結果——兩千多幅照片印在了《舊城遺韻》《小洋樓》《海河流域》畫冊上。隨後幾年,他又為天津估衣街、天津天妃宮遺址博物館、天津南鄉三十六村、山西晉中市榆次區後溝村、山西介休市張壁古堡等地發起搶救行動。 馮驥才喜歡用“搶救”這個詞。文化遺產保護,就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工作。“每一分鐘我們的田野裡、山坳裡,都有大量的、迷人的、燦爛的民間文化無聲無息地死去”。正是對文化遺產生存窘境的思考和強烈的文化使命感,促使他毅然走上了保護民間文化的道路。 我國分佈廣泛的傳統村落中保留著中華民族最根性的文化記憶,使未來多元文化發展具備可能性。但是,這些千姿百態的傳統村落已經開始出現徹底消失的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中,村落面臨著來自於城市文化等外來多元文化的衝擊,村落的原生態及其附屬的民間文化性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一些傳統村落正在遭受嚴重破壞,已到了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2000年時中國有360萬個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減少到270萬個,十年裡有90萬個村子消失了,一天之內就有將近300個自然村落消失,而這些自然村中又包含了多少傳統村落呢?”面對目前村落的危機,馮驥才十分憂慮焦急。如果再不進行搶救,千城一面、萬村一面的景象會更加蔓延。 傳統村落可謂民間文化生態的博物館,且是依然在傳承之中的活態文化遺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劉錫誠曾這樣形容:一座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村落,往往就是一個社會和一段歷史的縮影。但是,就傳統村落的現狀分析,蘊含在其中的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隨著村落的衰落慢慢消逝。以語言類民俗為例,在多數較為偏遠的少數民族的傳統村落中,由於沒有自己的文字,當地流傳著的諸多凝結著廣大民眾世代相傳的集體智慧和經驗結晶的口頭文化,並沒有相關的文字記錄。隨著社會的發展,部分村寨中的年輕人已經開始遠離故土,他們的文化興趣逐漸被流行文化取代。伴隨著民間文化傳人的相繼去世,許多珍貴文化已陷入無人傳承的窘境。不少地方的史詩已不能依靠本民族的年輕人傳唱,而是由一批批的旅遊開發者唱誦。這種以他者身份演繹的唱誦者,因缺乏必要的文化情感及時間的沉澱,實難接觸到文化的本質與內核。因而,在某些方面也造成了“偽文化”與“快餐文化”的形成。 步入古稀之年的馮驥才表示:“保護傳統村落,是我70歲以後要做的事情。”本應安享晚年生活的他,卻依舊不知疲憊地輾轉於村落城鎮,馬不停蹄地遊走於田野鄉間。“我的書齋在田野裡”,他認為知識分子要有切實的行動,不能只坐在書齋裡坐而論道。每一代知識分子都有其歷史使命,而當代知識分子就需要一邊在工作的第一線參與對民間瀕危文化的普查與搶救,一邊在各種場合呼籲和喚起全社會對文化遺產的關切與保護的自覺。今日應該認識到,目前所做的工作,不僅是針對一枚荷包、一段故事、一位藝人的保護,也是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從長遠來看,這將為中華文化科學、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打下牢固的根基。也唯有如此,人類文明的薪火才不會熄滅。

其他

連結

標題

內容

其他

連結


認證碼: